第250部分(1 / 4)

小說:中華異史 作者:打死也不說

隻眼閉隻眼,好為自己將來留條後路。更讓多爾袞心痛的是,明軍的大規模側面包抄戰略徹底的斷絕了滿清的後援,在林清華的高壓與懷柔的兩種手段下,漠南蒙古已經不再是滿清的盟友了,他們不僅聯合起來將那些仍聽命於滿清的蒙古部落兼併,將那些與滿清有姻親關係的王爺殺掉,而且還掉轉刀口,幫助明軍攻擊清軍,在此次的戰役中,蒙古的騎兵就起了很大作用,他們與明軍騎兵部隊一同封鎖了北邊的一些重要關隘,切斷了清軍北退的通道。

與上面三方面的因素相比較起來,雙方在武器上的巨大差距就更是決定性的因素了。雖然多爾袞在幾年前就大力的加強了火器的生產,並大量裝備綠營,但是,當他在兩年前得到幾隻繳獲的明軍快槍的時候,他心中的必勝信念立刻就垮了,他無法相信明軍的武器如此先進,雖然他曾鼓勵並重金懸賞工匠仿造快槍,但是,僅僅有槍是不夠的,沒有相配套的子彈,仿造出來的快槍只不過是一堆廢鐵而已。

萬般無奈之下,多爾袞只好再次將希望寄託在火繩槍與燧發槍上,希望綠營能夠用這些武器抵擋一陣,然後再由清軍騎兵側翼衝擊。但他的這種戰法在這次戰役中徹底失敗了,因為他吃驚的發現,雙方的武器差距已經大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而綠營兵的忠誠更是一個巨大的隱患,不少綠營部隊往往不等明軍開近,便戰場倒戈,將監視自己的八旗軍官殺死,並將槍口對準身後和陣形側翼的八旗騎兵,在這種突如其來的打擊下,不等明軍發動進攻,八旗騎兵就先亂了,待明軍攻到身邊,那麼立刻便全軍崩潰。

也正因為綠營不再可靠,因此,在守城戰中,多爾袞將綠營兵全部拉到了城外,去衝擊明軍戰壕和陣地,在連續的三次大規模衝擊結束之後,滿清最後的三萬綠營全部潰散,大部投降明軍,小部被消滅在戰壕前不到百丈的地方,剩下幾千僥倖逃回城裡的也被殺了祭旗,以震懾那些匆忙召集起來的八旗烏合之眾。

明軍圍而不攻的行為暫時替多爾袞解了燃眉之急,因為那些八旗旗主和太后暫時不再催促他出城作戰了,他們只希望明軍圍的時間再長一點兒,只要等到關外的援軍到來,那麼至少他們這些皇室貴族是有可能逃出關外去的。所以,當城頭上那些嚮明軍肆意開炮轟擊的清軍大炮被明軍大炮摧毀之後,整個城市馬上變得異常的平靜,除了城內那些傷兵們的哀號和那些愁眉苦臉的八旗丁壯們的唉聲嘆氣之外,再也聽不到別的什麼動靜了。

多爾袞開始並不清楚明軍的意圖,但很快明軍就用火箭向城內射來了信,在信中,明軍主帥林清華要求滿清派出使者,他希望滿清能夠主動投降,免去一場不必要的浩劫。

多爾袞是堅決反對與明軍議和的,他更無法接受投降的想法,因此,當那些旗主攛掇皇帝與太后派出使者的時候,多爾袞毫不客氣的打斷了他們的說話,用自己那響亮的嗓門挨個斥責那些膽小的旗主,併力主抵抗到底。

當然了,多爾袞瘋了,但皇帝與太后並沒有瘋,他們冷靜的分析了眼下的形勢,均認為只有與明軍議和才是唯一的生存之道,即使議和不成功,但最起碼能夠拖延時間,以便堅持到關外援軍趕到。

雖然皇帝與太后極力避免說出“投降”兩個字,但是多爾袞還是非常清楚他們的意思的,因為林清華在信裡明確保證,只要滿清皇帝肯投降,那麼他不僅將保證他們兩人的生命安全,而且將允許他們繼續作為滿洲人的首領領導八旗,很顯然,在皇帝與太后看來,林清華開出的這個條件是很誘人的,起碼在現在這種走投無路的形勢下是很誘人的,他們沒有理由不仔細的考慮考慮。

雖然多爾袞和他的黨羽強烈反對與明軍議和,但是在皇帝與太后,尤其是皇帝的堅持下,使者還是派了出去,與明軍主帥林清華見了面,並進行了秘密商議。

也正是由於使者帶回的訊息,更進一步加強了皇帝與太后投降的念頭,因此,他們連夜召集大臣和八旗旗主,商議對策,而多爾袞也正是準備前往皇宮,去參加這場關係著整個滿清前途的朝會。

想到這裡,騎在馬背上的多爾袞不由自主的收住了韁繩,胯下的戰馬也放慢了腳步。

多爾袞愣在馬背上,過了半天才緩過神兒來,口中喃喃道:“是啊,皇帝長大了,可以自己做主了,我們這些老臣他是不放在眼裡了!”

正當多爾袞愣在御街正當中的時候,忽然從他的前方不遠處傳來一陣哀號,緊接著,便有一隊數百人的隊伍向著多爾袞這邊湧來。

待那些人走到身邊,多爾袞一看,卻原來是一支送葬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