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糧食,以為江陵城人都傻的麼?難怪拿了玉米,這麼長時間沒開張,估計最後一斗沒賣出去,反倒被她自個給吃完了。
“今日不太方便,改日再來買。”
這種圓滑的話,也只有商人才說得出來。章嫻也不粘著不放,只請他坐下吃飯,還給送了一碟自己享用的小菜。
調料都是四明山的,江勉一吃就吃出來了,但章嫻做出來的又與四明山有些不同,明明吃過午飯的他,不知不覺一碗便吃完了,回頭才覺得撐得有些難受。
“小郎君覺得這面如何?”章嫻一副老練模樣。
江勉好歹也是一個東家,聽得那小字便有些刺耳,他本想說將就,但想到這鋪子是賣阿姐的糧食,便勉為其難點點頭,“很好!”
“既然如此,不買點回去給家人嘗,豈不是不太好?為人子,孝為先。令尊令堂為兒女辛苦半輩子,將最好的都給了兒女,兒女也當將最好的孝敬給他們,小郎君你說呢?”
江勉不知道自己最後怎麼買的,大概是那些圍觀的人眼神太熾烈,亦或許是太過擔心這個不靠譜的女人把阿姐吃垮了,總之最後出來時,他背上扛了一斗玉米,壓得脊樑骨都彎了。
兩百文錢吶!他買一一堆自家都吃不完的玩意兒!
但回頭看到那些不管是買了章嫻面還是餅的人最後都沒有空手而歸,他便釋然了。
徐掌櫃默默地收完錢,轉頭對章嫻低聲道:“那位小郎君似乎是璃縣主的親弟弟……”
章嫻:“呃……下回您老可以再晚點告訴我……”
第75章
徐掌櫃沒料到東家娘子藉著一碗麵,竟然一下賣出三鬥多玉米。加上賣面和餅的錢,一下有了近一貫錢。
相對於以前,這錢不算多,但是,這是他們這半個月來,頭一次有收入。
章嫻將錢收好,入賬,“這些錢還有給璃縣主的本錢,不過,我相信過幾日,你能發你們工錢了!”
第二天,也不知道訊息怎麼傳得這麼快,陸陸續續有人來買玉米,昨日還攛掇人買一斗的章嫻,今日特矜持,嚴格規定一家只能買一升。
二十文一升卻沒一個人挑的,章五叔看得紅了眼,他收的糧食也就二十文一斗,那種見都沒見過的東西怎麼會有人願意出高價買?
掌櫃上前秉道:“我打聽過了,他們賣的這是茗香居特供的,在茗香居那價格不知道翻多少倍,當然有人願意自己買來自己做,據說那邊還教人如何用這東西做吃的……”
也不知道這些是誰傳出去的,接下來幾天,陸陸續續有人上門買玉米,為了減少說明的麻煩,章嫻在門口掛出牌子,一戶人家一天限買一升。
人都有獵奇心,加上東西的確是好東西,此話一出,買的人反而更多了。
一戶人家可不止一個人,她又哪裡查得到是不是同一家人來重複買?這分明就是個噱頭!就如這邊糧鋪三天提一文價,反而會激發人購買。
只是,買的人多了,章嫻卻從沒有提價的意思,反而一下將這邊的糧鋪給比了下去——這才是章家的傳承!彷彿章五叔那邊就是歪門邪道一般。
也因為買玉米的多了,會做玉米的人也多了,某些味料便成了稀缺品。
章嫻又往四明山跟阿璃商量要賣調味料,阿璃一看,“不如,你把這邊山裡種的菜也賣一賣?”
這山裡頭住的人多了,種地的人也多了,各種吃不完的蔬菜,好多都是外面沒有的。阿璃特地給章嫻介紹了幾種種植量最大的,跟村民們商量好分利,同樣是賣掉之後再結算,收益五五開。
村民們的種的土地因為兵戶的緣故,本就是免稅的,可以自由分配,阿璃也在那五座山頭有種蔬菜瓜果,尋常的東西,量大也賣不出好價錢,但並不表示賣不掉,爛在地裡,不如去換幾個錢。
這樣一來,章嫻的鋪子瞬間便被各種東西給塞滿了。沒見過的價格都挺貴,但因為別處都沒有,再貴也有人買,而且還吸引了好多大客戶,包括從附近郡縣過來的人。
至於尋常的,章嫻也不好擾亂市價,只以正常價格賣,但來這裡買東西的人多了,銷量也能跟上去。
短短一個月時間,章嫻的鋪子比以前更紅火,徐掌櫃算了算,刨去成本後,如今他們的收入竟然比之前做糧鋪時翻了兩倍還要多。
章嫻也是個大方的人,以前掌櫃工錢是一月五百文,現在直接漲到一貫錢,兩個小夥計也從三百文長到六百文,比被四百文挖走的那幾個夥計還高出兩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