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那些法官們吧,無一堪稱國際法方面的專家。
還記得您任命的第一位法官嗎?就是因為聽說自己的資歷被輕視,才倉皇回國。蘇聯法官先前是列寧領導下的司法長官,不但不懂國際公法,甚至聽不懂軍事法庭上使用的任何一種語言。對了,據說他只懂兩個英語單詞Bottomsup(乾杯)。
法國法官洛林先生一直在西非為殖民地統治服務,不但不具備法官資格,也一樣的不懂英語。中國法官是在我國接受的教育,也曾經出版過法律著作,但此前並沒有任何法官經驗。
菲律賓法官和澳大利亞法官,不是巴丹之旅的倖存者,就是在新幾內亞參與過對日戰爭起訴。嚴格意義上來講,他們也不具備法官資格。”
談起專業問題,約瑟夫…基南頭頭是道,不顧麥克阿瑟青一陣紅一陣的臉,還在喋喋不休的說道:“將軍們,海牙國際法庭的法官則不然,他們都是世界各國的法律界泰斗,就算去法學院擔任院長都綽綽有餘。”
“啪”麥克阿瑟再也忍不住了,順手抓起茶几上的杯子,狠狠的摔到腳下,氣急敗壞的怒問道:“檢察官先生,你為什麼現在才告訴我這些?真難以置信,原來審判席上坐著的都是一群草包”
麥克阿瑟暴跳如雷的樣子,嚇了約瑟夫…基南一跳,緩了神來後,才悻悻的回道:“將軍,我還以為您早就知道呢。”
………………………………………
愚人節快樂五百字免費章節送上,三哥在此淚求訂閱、月票、推薦票
' '
第三七四章 公正性!權威性!
第三七四章公正性!權威性!
治理一個擁有兩千萬人口的國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伊朗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自繼位以來,年輕地國王一直在尋找條適合伊朗的強國之路。在西方國家十幾年的留學生涯,讓巴列維國王意識到國民教育的重要性。甚至還制度了一套“教育救國”——“教育興國”——“教育強國”的發展計劃。
事實上他的父親禮薩老國王也是這麼做的,早在一九三四年,禮薩老國王就力排眾議,推行西方式教育制度的改革。在城鎮開設正規的中小學和技術學校,並創辦德黑蘭大學、農學院、師範學院等大專院校。
十五年的時間,讓全國大中小學校的學生,從1923年5。5萬人增加到1938年的233。7萬人。同時強調世俗教育,限制宗教控制教育。政府命令將教會學校移交給教育部門,還提供男女合校。
乍看來,10。1%的入學率對於人口基數高達兩千多萬的國家杯水車薪。更何況這僅代表著入學率,真正能完成高等教育的學子,只佔伊朗人口總數的兩千萬分之一
然而,禮薩老國王是在外憂內患的嚴峻局勢下,完成了這一史無前例的教育改革。不管改革的成果任何,但給巴列維國王留下了發展高等教育的基礎。
作為一個躊躇滿志的年輕人,巴列維國王對西方式民主也非常欣賞。繼位後的巴列維國王,面臨著英蘇兩國的“殖民”統治。一籌莫展的巴列維國王,不得不借助美國的力量,以抵制英、蘇不斷增加的壓力。
為此,他加強了與美國的接觸。在一次與美國大使的會談中,巴列維表示了與美結盟的願望。
“以夷制夷”計劃取得了決定性成功,美國一直覬覦伊朗豐富的石油資源和戰略地位,反對英、蘇瓜分伊朗,表示支援伊朗的獨立。
在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斡旋下,英、蘇、伊簽訂了三國同盟條約。英、蘇政府保證尊重伊朗的領土完整和主權及政治獨立,並在反法西斯戰爭結束後的6個月內從伊朗撤軍。
同年9月22日,美國政府以保證盟**用物資輸往蘇聯交通線的安全為藉口,派兵進駐伊朗。從此,美國勢力正式進入伊朗,開始插手伊朗事務。
為確保三國同盟條約能得到執行,巴列維國王甚至邀請美國政府,先後向伊朗派遣軍事代表團、經濟代表團、醫療衛生代表團等六個顧問團。
食品管理代表團、經濟代表團、醫療衛生代表團等六個顧問團,更是將伊朗的諸多部門,置於美國代表團的監督之下。巴列維甚至授予美國經濟代表團團長米爾斯全面監管伊朗的財政大權。
梅貽琦曾經說過“獨立之路上也必然會產生強列的民族主義,而強烈的民族主義又很容易導致籠統、盲目的排外思潮。”
伊朗自然也不另外,巴列維國王忍辱負重的外交政策,遭到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