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部分(1 / 4)

小說:重生三國馬幼常 作者:風雅頌

這才有些出人意料地開口道:“不過以亮之見,攻打河東郡卻是勝過攻打弘農郡。”

“哦,卻是為何?”劉備有些意外地問道。不止是他,所有人都是對諸葛亮的這個提議有點意外。在普通人看來,如果和關羽一起左右夾擊弘農郡的話,那麼成功的機率自然是大一些了。而且一旦拿下弘農諸郡,光復洛陽。而一旦拿下洛陽之後,兩路大軍就可以合併一處一起東進,攻破許昌,光復漢室了,這可是劉備一直以來孜孜不倦,而為之奮鬥的目標,也是諸葛亮隆中對的內容。現在他居然選擇了攻打河北,這就讓人有些意外了。

不過諸葛亮既然這麼建議,自然也是有他的道理了,當下不慌不忙地指著地圖上解釋道:“大王請看。如果我們選擇和關將軍一起夾擊弘農河南諸郡。看似頗為便利。但是弘農郡有函谷關,河南尹有虎牢關。這兩座關隘都是天下少有的險關,幾乎不遜於潼關。如果我們被困關下進退不得,那麼可就前功盡棄了。”

“有道理!”劉備看了看這兩座險關,也是心有餘悸。這一次要不是馬謖出奇計拿下了潼關,恐怕他現在已經被趕回益州去了。萬一如諸葛亮所言,曹操又在虎牢關和函谷關為難自己,那麼自己可就難免要重蹈覆轍。

眼看劉備明白了這一點,諸葛亮繼續解釋道:“若是攻打河東諸郡,則有幾番便利之處。其一。河東郡與關中雖有黃河之隔,但是我軍水師卻是可以在黃河中暢通無阻,敵人水戰不利,對此也是防不勝防。比起強攻虎牢關和函谷關,無疑是便利得多了;其二,河東郡東接幷州,眼下幷州多有義士舉兵反曹,若能得到他們的響應,那麼無疑是事半功倍了;其三,曹賊建魏國,定國都於鄴城,其經營重心其實已經由許昌轉向河北,攻河北。才是直正攻其心腹之地;其四,一旦我們拿下河東諸郡,就可以南下攻打弘農和河南,避開虎牢關和函谷關天險所在。因此攻打河東郡,可謂是一舉四得啊!”

諸葛亮這一番話說來,當真是聽的眾人無不佩服。劉備也不例外,不過眼看諸葛亮對自己的眼神有些古怪,手上還在指著地圖上許昌所在之地,劉備稍一思量,就明白了諸葛亮之所以這麼做。還有一樁不好說的緣由——漢帝。

當初天下剛亂,群雄並起,各方諸候雖然割據一方,但都打著擁護漢室的旗號。那是因為在那個時候,漢室雖然衰微微。但是畢竟是延綿四百年的一個漫長的朝代。在天下土民心中,仍然存有著慣性般的正統觀念。至少比那些自立的草頭天子,比如袁術之輩,號召力要來得強多了。所以逢迎漢帝之後的曹操,才能迅速的將天下英才聚集於自己的麾下,繼而挾天子以令諸侯,迅速地平定天下。

但是現在的情況已經不一樣了,群雄基本上都被滅了,天下間只剩下曹劉這兩個最大的諸侯,戰爭進行到了這個地步,更多的是靠經濟力量,來決定彼此之間勝負的關鍵,而不是靠一些空的口號。劉協同志身上所僅存的政治價值,已經被曹操挖掘利用得所剩無己。攻取許都,迎奉漢帝的重要性,其實也很有限了。

不止如此,對於劉備而言,“迎還漢帝”在他這裡,只不是一句招攬人心的口號而已,有了這句口號,再加上自己劉姓宗親的身份,他才可以名正言順的“搶錢搶糧搶地盤”,去和曹操掐架。但如果真的把漢帝迎到手中了,對於現在的劉備而言,只怕卻反而成了累贅與雞肋,可謂是得不償失。

試想若是劉備真的攻下了許昌,救出了漢帝,到時候又當怎麼對待他呢?真的是歸權於帝,真心實意的臣服於漢帝?當年一無所有的時候,劉備或許會這麼做,但是現在的他,豈能將手中的權力供手相讓。要知道這可是和自己的性命息息相關的,劉備再怎麼仁義也不會這麼實誠的。

如果學曹操那樣,當漢帝是個屁,把其當個擺設,繼續讓他當傀儡呢?那麼世人便會認為,你劉備喊了一輩子的興復漢室的口號,原來本質裡也是跟曹操一個鳥樣,其實是個大騙子。不止如此,你對待自己的劉姓骨肉都這樣,性質自然是更加惡劣,甚至可以說還不如曹操呢。

所以,對於現在的劉備而言,漢帝這塊雞肋,最好還是一直被曹操含在嘴裡來的好,所有的煩惱全都交給曹操。這樣的話,他就可以一直高舉著興復漢室的正義的大旗,直到把曹操給消滅掉。到時候天下盡歸自己所有,想怎麼對付劉協那個廢物,哪怕是直接取而代之,都不會畏首畏尾了,也沒有人能出來阻止他了。

諸葛亮不愧是諸葛亮,很快就找到了這麼一個理由,或者說藉口,可以用軍事的手法,來達到政治上的目的,劉備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