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道理的,龐統的提議固然很誘人,但是要真是就這麼直接操作起來的話。肯定也是問題重重,還需要一定的完善。
龐統自然知道自己倉促間提出的計劃。肯定還不夠完善,當下想了想之後才道:“孝直所言固然不差。不過良機難得,若不趁此良機擊破江東,只怕再難有這樣的機會了。”頓了一頓,龐統這才繼續開口道:“為防二孫再度聯手,我們可以先厲兵秣馬,等二孫打得不可開交兩敗俱傷,斷無攜手的可能之後再出兵;至於荊州的防務嘛,可以從漢中調撥一部分軍馬前去荊州,暫且加強一下即可!”
龐統還是不肯放棄他的計劃,作為荊州人,他對江東的惡感很深,能有機會自然是想一舉蕩平江東了。而且馬謖隱隱然感覺到,龐統之所以這麼亟不可待地想要滅了江東,很大程度上也是記恨當年孫權未曾重用與他。雖然馬謖也不待見這個碧眼小兒,但是人一旦在考慮事情的時候,摻雜太多的感情因素,就容易對人產生誤導,進而導致做出錯誤的決定,這也是馬謖一直極力避免的。
就在馬謖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劉備的聲音忽然響起來:“幼常,你去過江東數次,對江東的情況最為熟悉,依你之見,此事該當如何?”
劉備這話一出口,立即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馬謖的身上。馬謖也被劉備弄了個措手不及,但是他腦子轉得快,當下眼珠子一轉,呵呵一笑道:“大王,其實此事說難不難,說易也容易。適才孝直兄和士元兄所言都有道理,既然如此的話,主公何不集取兩家之長處,另闢一條蹊徑呢?”
馬謖這話一出口,可就讓人大感趣味了,劉備也是眼前一亮開口道:“幼常此話怎講,快給我速速道來啊!”
馬謖走到剛才龐統那張地圖旁邊,指著地圖上的東南一隅開口道:“如今孫輔和孫權激戰于丹陽一線,眼下算是僵持的局面。孫權這人我素有所知,只要他自己還有辦法解決問題,是絕不會主動向主公求援的。因此我們現在貿然出兵相助或是攻打,多半也是無功而返。而一旦曹操出兵,孫權肯定是抵擋不住他和孫輔的夾擊的。主公可先派遣子龍將軍率領一支人馬,進駐柴桑之地,威脅孫輔的側翼,卻不主動進攻,如此一來,也可以隨機應變。”
“言之有理!”劉備點頭道,他也知道,馬謖往往是從大處著手,先講明整體的局勢,然後再來對一些要點進行著重分析。不過劉備也知道,馬謖不可能就只講這麼一點,當下又問道:“那接下來呢?”
劉備這一問,馬謖嘿嘿一笑,卻是反問道:“主公莫不是忘了,謖前去江東之前,我們是怎麼商議的?”
當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聽馬謖這麼一提醒,劉備頓時如夢初醒,一拍腦袋道:“幼常你的意思是,我們趁著曹操和孫權手忙腳亂之際,趁機去取關隴?”
“正是!”馬謖點頭道:“孫輔既然打的是朝廷的旗號,他這一動手,曹操自然不會袖手旁觀。一旦曹操出手,那麼孫權肯定招架不住,要向主公求援。主公就可以大張旗鼓,率領三州人馬盡數開往荊襄,擺出一副要和曹操大戰一場,順勢奪取江東的架勢。曹操怕江東落入我軍之手,必然不敢怠慢,勢必也要調兵遣將。而與此同時,主公卻可暗地裡派遣一支偏師經由隴山山道,兵出祁山直取關隴,收取涼州的健馬以為己用。如此一來,我軍佔據關隴之地,日後便可以從涼州、漢中、南陽三處夾擊關中。三面夾擊之下,曹操縱然屯兵十萬據守關中,也難保不會百密一疏啊!”
馬謖誰也不贊同,卻誰也不反對,這個時候卻把北上關隴的計劃,整個的又給拿了出來,劉備頓時有眼前一亮之感。沉思了半晌之後,劉備這才向法正和龐統二人問道:“士元,孝直,你看幼常此計如何?”
法正稍一沉吟,便即開口道:“幼常所言甚是,如此一來必可攻其不備,一舉平定關隴之地!”對於法正而言,風風光光地打回老家去,實在是生平第一大快事。如果能夠趁此良機攻打關隴,眼下曹操的注意力都在東南方面,就有很大的希望可以一舉平定涼州。
對於馬謖的這個提議,龐統也是贊同,只是皺眉道:“幼常啊,你這計策固然是極妙的。但是有兩點讓人感覺有些不妥啊,一則我們一旦對江東戰事袖手旁觀,萬一孫權真的是招架不住了,江東落入曹操之手,那麼我們該當如何呢?再者,如果我們大軍盡數佯攻中原,再派遣偏師攻打關隴的話,一路上道路崎嶇難行,必然遷延時日,一旦訊息洩露,讓曹操有了防備,到時候豈不是白忙一場?”
龐統擔心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不過他所說的這兩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