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佩服。劉備平定荊襄之後,和他商討天下大事,也算是比較投緣,因此這才任命他接替關羽為長沙太守。但是馬謖卻知道,這個廖立雖然不算不學無術,但是也是言過其實。歷史上東吳後來攻取南三郡,廖立第一個望風而逃,連累零陵太守郝普也被呂蒙誘騙活捉。劉備未曾與之計較,還任命他為巴郡太守。但是不想廖立卻因此更加自以為是,在劉備死後數度大放厥詞,批評劉備的政策如何如何的不當,最終惹了眾怒,被原本欣賞他的諸葛亮貶為庶人。
有鑑於廖立在歷史上的“光榮事蹟”,馬謖實在是不放心讓這樣一個人,去駐守荊州和江東接壤的第一線。以前有諸葛亮在荊州坐鎮,情況還稍微好點。現在諸葛亮一走,關羽遠在襄陽暫且不論,就算是左近的江夏太守徐庶,和他也隔著一條長江以及南江夏,因此儘管現在荊州的防禦力量遠勝從前,儘管桂陽太守趙雲還在,但是萬一東吳打過來,廖立還會不會像歷史上一樣貪生怕死,造成南三郡迅速失陷的不利局面,馬謖實在是不敢保證。相比之下,由於長沙郡尚在的緣故,此時南郡只是一個大後方,其太守人選反倒不如長沙郡來得吃重。
聽馬謖這麼一說,劉備一時間還沒明白是什麼意思,當下索性問道:“幼常此話何意啊,廖公淵出任長沙太守兩年,政通人和,有何不妥嗎?”
馬謖早已經想好了說辭,當下微微一笑開口道:“廖公淵乃荊楚名士,治政良才,原本由他出任長沙太守也是極好的。可問題是現在長沙郡東接豫章,北有南江夏,兩面都是東吳的地盤。廖公淵雖然是治政良才,但是去從未經歷過軍旅之事,一旦東吳發兵來攻,只怕未必能……”
馬謖說得很含蓄,事實上他不止是不信任廖立的能力,更是不信任廖立的節操。話說到這一步,劉備也該明白了,因此點頭不語,轉頭又向馬謖問道:“那依幼常之見,該當如何呢?”總不能為了這件事,就把廖立撤了吧。
馬謖腦子轉得快,劉備問話之前,馬謖也已經想好了對策,當下胸有成竹地道:“此時說來也不難,廖公淵乃是治政良才,主公只需將他轉而任命為武陵太守,專一打理政事,自然可一展所長。武陵郡蠻漢雜居,往往頗多衝突,正需要廖公淵這樣的人才,才能安撫地方啊!”
原先在劉琦時代,劉備就充任武陵太守。後來劉琦身死,劉備自己接任荊州牧,這個武陵太守的職位卻也沒除去。不過現在劉備已經來到了益州,而且今後很有可能以益州為核心基地,再掛著武陵太守的名頭已經不合適了。而且之前武陵郡的事務,都是由自己的大哥,名義上的武陵郡丞馬良打理。現在馬良已經轉任荊州治中從事,對於武陵郡的事務也就有些顧不上了。綜合考慮之下,到了此刻,武陵太守已經是不得不重新任命了。
而且武陵郡的情況很複雜,住在五溪一帶的蠻人,歷史上曾經一度歸於朝廷管轄之下,其首領被授予邑長、邑君之號。但由於官府徭役失平,妄增租賦,致使五溪蠻屢起反抗,殺長吏,燒官府,終漢之世,連綿不斷。劉表擔任荊州牧期間,曾以安撫手段收服五溪蠻,荊州最為精銳之師——黃忠的長沙兵,其中便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於五溪蠻族。但隨後因劉表之死而引發內亂,致使荊州政權失去了對五溪蠻的控制。現在想要重新安撫地方,非馬良和廖立這樣的治政良才不行。
聽了馬謖的解釋,劉備也是連連點頭:“五溪蠻族驍勇善戰,但是之前蠻漢之間衝突不斷,是需要有人好生打理,非廖公淵莫能當。”說到這裡劉備又是有些為難地道:“只是長沙郡亦是重要隘口,誰去駐守呢?”
這個問題馬謖也思考過了,當下開口建議道:“長沙郡地處前線,最好還是任命一員性格謹慎,善於守城的大將在那裡駐守,可以保證一旦長沙郡遭襲,能夠鎮守住地方。待關將軍他們援兵趕至,就可以擊退敵軍,主公您看霍仲邈如何?”
馬謖推薦了霍峻,這位大哥在名將輩出的三國時代,也堪稱超一流的防守專家。歷史上霍峻守葭萌關兩年,劉璋派扶禁、向存二將率領兩萬大軍前來攻打葭萌關,被霍峻以兩千人的兵力擋了整整一年未曾攻下。向存被霍峻一箭射死,扶禁軍中更是軍糧難繼。最後在某個夜黑風高的夜晚,霍峻竟然貌似瘋狂地只率八百勇士出擊襲營。結果是扶禁兩萬大軍被霍峻八百勇士打得潰不成軍,剛剛運送至此的軍糧也被霍峻或燒或劫,扶禁最後只帶著一千殘兵,敗回成都。而這次劉備取川之後,霍峻也是第一批歸順的將領。
有這麼一員猛將駐守,再加上東吳的攻堅能力實在是差強人意,因此保住長沙郡應該不是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