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話中的意思讓眾人暈了。孫策便道:“子義,我聽子玉所言,也不看好劉鷂,你不是也來了嘛。再說,他再好也不過是一孩童,你們……”
太史慈笑道:“我在認識子玉之前便接到了劉鷂的書信。要說我們為何都聽他的,主要是五弟的本事真的很大,連我們的三哥,素有鬼才之稱的郭奉孝也說他不是子玉的對手。在壽光子玉是政、軍一手抓,做任何事都遊刃有餘,否則我們兄弟也不會有奉他為主的想法。至於我自己,我來之前子玉曾經對我說劉鷂不足以擔當大事,是我不忍心有負劉鷂賞識之恩才來的,走之前子玉對我說,劉鷂日後必遭大敗,到時候他會來救我性命,我當時便發誓,如果真如他所言,我從此就跟隨了他,不再投效別人,所以我不能答應將軍。”
周瑜看一眼孫策:“未曾想趙子玉竟還有如此本事。”眾皆點頭。
孫策嘆氣:“先前我只道少年英雄無如公瑾者,未曾到此人比公瑾還要厲害,難得如此年少,不僅文武全才,更兼計謀出眾,我們幾人想出的計策竟被他一人看破。我以後再不敢小窺天下英雄了。惜,我與之無緣。”
看看天色將晚,太史慈告辭。孫策和周瑜送他出門後,周瑜將孫策拉住,眾人坐在堂前還在消化太史慈所說之事。他們還不相信太史慈說趙羽因為仁慈而不願爭霸之事,畢竟在亂世擁有兵力和地盤才是自保的方法,趙羽他們有壽光之地,數萬之兵,幾員大將,趙羽一身本事,不起兵才是怪事。他們可沒想到趙羽還真不願意起兵,像他那樣的人在亂世中只能是用怪來形容。
周瑜陰沉著臉勸孫策:“伯符,你可要拿定主意,趙子玉此人果如太史慈所講留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