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所殺。
這樣一來,孫堅見友人被殺,必然憤怒,肯定會斬殺牛輔為友人報仇。而在營中放火,故意喧譁,也無非是為了做個樣子,不但給孫堅看,還要給上邽城裡的人看。
孫堅斬殺牛輔之後,砍掉了牛輔的人頭,然後提著牛輔的人頭來到了曹操的身邊,黯然傷神的道:“孟德,你死的太不值了,不過殺你的人已經被我殺了,也算是為你報仇了……”
蕭風從孫堅的身後走了過來,伸出手在孫堅的肩膀上拍了拍,說道:“文臺兄,人死不能復生,請節哀順變。只可惜孟德兄如此人才,就這樣死於非命……”
說到這裡,蕭風便不再說了,朝周圍的人擺擺手,示意他們都退下。
不多時,有人來報,參軍陶謙帶人前來詢問這裡出了什麼事情,蕭風於是便如實奏報,並且將曹操的屍體給送到了上邽城中。
可憐一代梟雄,就這樣被整死在了蕭風的手中。不知道曹操到了陰曹地府,會不會陰魂不散的來找蕭風索命?
當夜,張溫得知曹操被一群刺客刺殺,問明情況後,也為曹操的死而感到惋惜。
第二天,蕭風如期交上了捷報,張溫認為涼州叛亂已經被平定,也無需他在這裡待下去了,自己染了風寒,曹操又意外死亡了,這次西征平叛除了剿滅了吳越山的王國亂匪之外,實在無甚寸功,於是便下令班師回朝,而讓蕭風留在涼州,等候朝廷的賞賜。
第三天,朝廷大軍在張溫的率領下,悉數離開了上邽,蕭風親自送出十幾裡。曹操的屍體盛放在棺槨內,由孫堅所部負責押運。在離別之際,蕭風再一次找到了孫堅,做了簡短的告別。
朝廷大軍離開涼州之後,整個涼州等於實際掌握在蕭風的手中,短短的大半年時間,從蕭風來到這個世界第一天算起,他就是一個傳奇。
現在,蕭風從一個默默無名的小人物一躍成為了涼州的實際掌控者,他最要感謝的人便是賈詡,如果不是賈詡,他不會如此成功。同時,他部下的每一個人都要予以答謝,如果不是他們至死不渝的跟隨著他,他也不能走到這裡。
大漢中平二年,四月二十,蕭風以暫代涼州刺史的身份對涼州進行了安撫,一邊招回涼州籍百姓,發放土地,一邊派兵駐守在金城、隴西、武都三郡,以防止羌胡再起叛亂。
而經歷了兩次叛亂的羌胡,元氣大傷,同時也被打怕了,蕭風的名字已經成為了一種威嚴,使得他們不敢再輕易反叛,各部落首領紛紛派遣人員去聯絡蕭風,希望和平相處。
蕭風接受了羌胡各部落首領的意見,一方面自己實力有限,另一方面涼州也確實需要和平來進行穩定。
半個月後,朝廷的聖旨來到了涼州,蕭風仍為武威太守,兼涼州刺史,擢升為安西將軍。
同時,蕭風按照賈詡所提出的建議,第一次給皇帝上疏,主要是四方多事,原因在刺史權輕。而且涼州又是最為複雜的地方,應該區別於其他的州郡,希望恢復州牧制度。這樣一來,可以有效的管理涼州,一旦遇到叛亂,也可以從容調兵。
隨後的一段時間裡,朝廷派來了涼州各郡所空缺的太守,這些太守尚未上任,便先被蕭風留在了上邽,好吃好喝的伺候著。這些太守都是朝中無能之輩,本來就不想來涼州,是迫不得已才來的。所以蕭風這樣做,他們也沒有意見。
又過了半個月,聖旨再次降臨涼州,皇帝因為蕭風的上疏專門舉行了一次朝會,就這個問題進行探討,結果一半以上人都支援蕭風的意見,認為涼州是個特殊的地方,可以暫時執行這種特例,將州刺史提升為州牧。於是,蕭風便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涼州牧,正式掌握住了整個涼州的軍政大權。
之後,蕭風安排自己的親信到各郡,暫代太守之職。卻將真正的太守留在了自己身邊,走哪帶哪,並且嚴密監管起來。
至此,整個涼州的上空都懸掛著蕭風的大旗,而整個涼州也徹底的掌握在了蕭風手中。
當了州牧,就要辦實事,蕭風一點都不含糊,一方面分發土地給招收的流民,重新變成戶籍,只要是在涼州境內的人,不管是漢人也好,羌人也好,又或是胡人、匈奴人、驪靬人,統統編入戶籍冊,有些羌人比較集中的地方,蕭風還大膽的其中羌人擔任官職,實行開明政策,提出“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口號,各族百姓不得互相仇視,不得互相攻殺,任何紛爭都要經過官府,任何人口流動也要經過官府,讓官府時刻注意著人口流動的走向。
除此之外,還積極訓練軍隊,鼓勵牧民多多放養馬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