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丟失緬甸的恥辱。
夜間,趙羽要衛立煌安排,立刻往前線視察,衛立煌同意了:“趙羽將軍啊,你該歇歇。”
趙羽臨走,要求空軍部隊將自己的特種兵都運送到前線,這些士兵,包括第四期人員,也都經受了實戰考驗。
夜間,趙羽進入特種部隊巡視,慰問,隨即到達雲南保山縣城降落,接著,一路行軍,從這裡的大後方,沿途觀察,徒步奔赴怒江。
他身邊,只有幾個特種兵隨行,衛立煌總司令等將領,也乘坐飛機返回前線,醞釀新的攻勢。
一路上,還是夜間,路途艱難,山谷間波濤咆哮,周圍盡是連綿山峰,滇西形勢,遠比緬甸北部更加複雜。
在遠征軍嚮導的帶領下,他們一路疾馳,跋山涉水,過高黎貢山,第二天到達騰衝前線。
騰衝是滇西最堅固的城市,周圍有來鳳山作為依託,兩者互為犄角,日軍建築有大量工事和堡壘群。
中國遠征軍20集團軍重兵出擊,一路橫掃,付出重大代價以後,先後掃清數百里鬼子守軍,佔領了眾多地方,將騰衝包圍。
前線的部隊有53軍,54軍,總共統轄有5個步兵師,預備2師,36師,116,198,130師。擁有對日軍的絕對優勢。
遠征軍還擁有美國陳納德將軍麾下的飛虎隊改編的14航空隊的制空權。
日軍這一路,只有7000餘人,已經消耗殆盡,只有一個聯隊長帶領2000餘人堅守。
趙羽親自上前線觀察,和前線軍官研討,詢問,才離開。
他是考察,制定合適的攻擊戰術,而不是直接指揮,可以說,騰衝的問題最簡單,中國遠征軍只要持之以恆的進攻,就可以破城,消滅日軍,關鍵是怎樣減少損失。
接著,趙羽又奔赴松山,用20集團軍贈送的戰馬,加快速度,當天中午到達松山外圍。
松山是龍陵縣內第一座高峰,海拔2690米,位於怒江西岸,是一座天然的橋頭堡,扼住滇緬公路要衝,還可以控制四十里的怒江江面,形勢易守難攻,號稱東方的直布羅陀。
日本軍隊駐紮的是56師團的拉孟守備隊,兵力一千餘人。指揮官是一個少佐。
松山當然很重要,卡著滇緬公路和怒江若干水道的脖子,如果這個地方不拿下,進入怒江西岸龍陵境內作戰的中國遠征軍,就不能順暢地補充彈藥,無法正常作戰。
趙羽和松山前線的軍官見面,詢問情況,依然沒有做出任何指示。
這裡是11集團軍71軍新28師的兵力,加上軍屬山炮營,指揮官是師長劉又吾,經過苦戰以後逐次增兵,現在負責的指揮官是71軍的軍長鍾彬。
“我軍累次攻擊,已經傷亡1600人,如果不是上峰命令,戰鬥還將繼續。”鍾彬軍長說。
接著,趙羽又帶領小分隊,渡過怒江,進入龍陵前線,這裡,正和日軍對峙,總指揮官宋希廉,前線將領有2,5,6,8軍的一部分,最前鋒三個主力師第一次圍攻龍陵不克,反被日軍援軍三千多人猛烈反擊,損失慘重。
趙羽和宋希廉司令官進行了接觸,研討龍陵事情。
現在,趙羽所到之地,各部隊軍官都熱烈歡迎,因為他們名氣太大了,帶領中國駐印軍,連續反擊日軍獲勝,幾乎殲滅敵人18師團,還控制密支那,襲擊仰光,讓這裡的遠征軍感慨萬千。
滇西戰鬥,中國遠征軍以優勢兵力,在14航空隊的支援下,攻擊日軍騰衝,龍陵,松山等地,雖然進展不小,可是損失慘重,跟戰報裡所說的緬北戰事的犀利輝煌,簡直無法下相比,大家都渴望趙羽來擔任指揮,用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
趙羽發現,滇西地形地勢,有利於防守,不利於進攻,所以。歷史上中國遠征軍付出那麼慘重的代價,典型的6:1上的損失,才艱難獲勝是有原因的。
滇西峰巒疊障,山重水複,叢林茂密,隨便設定一些軍隊,都可以攔截住敵人的重兵。
他親自視察了戰地以後,心中有了主意,決心儘快參戰,用最小的代價,贏得勝利,讓我抗戰精銳部隊,減少血流犧牲。
歷史上,滇西戰役損失六萬多人,才殲滅敵人一萬多人,這個資料,按照趙羽的理解,按照國民政府一貫的惡劣作風,肯定還有水分,中國遠征軍損失的不止這麼多,可能更多!
趙羽要用自己精銳的特種戰鬥,挽救成千上萬中國戰士的生命。
第1057章松山捕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