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1 / 4)

渫跛韭盹J與東海王司馬越的戰爭。

戰爭幾經反覆。最後的結果,是司馬越反攻勝利,司馬穎兵敗被殺。戰後,司馬顒也被謀殺,晉惠帝司馬衷則被毒死,司馬熾繼位,是為晉懷帝。

五年後,司馬越卒,洛陽被外敵攻陷,晉懷帝司馬熾被俘。兩年後,太子司馬業於長安稱帝,是為晉愍帝。又過了三年,晉愍帝向入侵的外敵投降,西晉亡。

從晉武帝司馬炎篡魏,到西晉滅亡,共五十一年。從八王之亂起,到西晉滅亡,二十五年。從八王之亂終,到西晉滅亡,十年。可見西晉其實亡於內訌,外敵入侵只不過推了一把,這就是司馬炎遭到的報應。

攻陷洛陽和長安,從而宣告西晉王朝滅亡的,是一個匈奴人建立的政權。此後,北部中國就變成了少數民族的天下,晉皇室則偏安江左,是為東晉。

五胡十六國的時代開始了。

五胡入中華 五胡十六國是一團亂麻。

亂是肯定的。這個歷史時期起於西晉惠帝,止於南朝劉宋,歷時一百三十六年。其間建立的政權,則其實有十九到二十個。他們有的先後興替,有的同時並存。最多的時候,竟有八個政權在中國北方並立了九到十年。

政權的建立者則多為少數民族,包括匈奴、羯(讀如竭)、鮮卑、氐(讀如低)、羌,合稱“五胡”。其中,鮮卑人建立的政權最多,七個。其次為氐人,四個。再次為匈奴人,三個。羯人和羌人,各一個。另外還有四個小政權是漢人建立的,共二十國。不算仇池和北魏,十八國。稱為“十六國”,則是沒有計算冉魏和西燕。

十八國名單如下:

恐怕沒有多少人能夠記住這些國名和人名,但很清楚所謂“十六國”基本上都在北方;而從下面的地圖則不難看出,這一現象為什麼會被稱為“五胡亂華”。

沒錯,晉王朝的半壁江山已然丟失,而且丟得實在“不是地方”:關中地區本為周文明的發祥地,長安和洛陽更是秦、漢、魏、晉四朝帝都所在,不折不扣的華夏正宗。現在統統變成了“胡天胡地”,豈非“亂我中華”? 這確實讓許多人痛心疾首。我們知道,漢民族的前身是華夏族,而華夏族的根據地在中原。周成王時期青銅器何尊上的“中國”甚至指的就是洛陽,這可是“中國”二字目前發現的最早文字記載。洛陽落入胡族之手,其嚴重性絕不亞於羅馬帝國失去了羅馬。

何況華夏民族一直有一種觀念:居中國則為正宗,為正宗則治天下(詳請參看本中華史第二卷《國家》、第三卷《奠基者》)。夏、商、周、秦、漢、魏、晉,都是。現在胡人“居中國”了,是不是該做天子、治天下?

胡人認為應該,漢人認為不該。

持這種觀點的漢人代表當數劉琨。劉琨是中原淪陷之際堅持“敵後抗戰”的西晉將領,曾試圖策反敵方匈奴人的羯族部將石勒,給出的理由居然是:你們胡人反正做不了天子,不如到我們晉朝來做一個名臣。

石勒用名馬和珍寶客客氣氣地打發了使者。他寫給劉琨的回信說:將軍是漢人,理當效忠於晉朝。我石勒卻本是夷狄,貴國的事恐怕愛莫能助。

劉琨碰了釘子,石勒則做了皇帝。

石勒並非五胡在中國北方稱帝的第一人,第一個是匈奴人劉淵,國號叫漢。他甚至宣稱自己就是大漢王朝的合法繼承人,因為冒頓單于是劉邦的女婿,後世單于跟漢皇帝就是表兄弟。兄終弟及,大漢帝統當然由他承接。

可惜劉淵的說法並沒有得到普遍承認,他的國號後來也被侄兒兼養子改成了趙,史稱前趙。羯人石勒建立的國家也叫趙,史稱後趙。前趙是被後趙滅的,後趙是被冉魏滅的,冉魏是被前燕滅的,前燕是被前秦滅的。滅了前燕以後,中國北方就暫時是前秦的了。

前秦是氐人的政權,前燕則是鮮卑人的。因此五胡十六國前半段的主角就是:匈奴(前趙)、羯(後趙)、鮮卑(前燕)、氐(前秦),以及前秦衰落時異軍突起的羌(後秦),漢人的冉魏則曇花一現。至於後半段,當然是鮮卑人的,他們建立的北魏甚至維持了將近一個世紀。

誰說“夷狄”不能為王?

當然能。獨霸天下,顯然只是漢人的一廂情願和自作多情。事實上,自從匈奴劉淵開啟了缺口,中國北方在長達兩個半世紀內就是少數民族的歷史舞臺。就連最後統一全中國的,也是北方胡漢混血的隋和唐。

這就是事實,也就是歷史。

事實上,把胡人看做可欺辱的劣等民族,這本身就是荒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