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3 / 4)

香秀也暗鬆一口氣。

吃過飯,幾個男人都去了地裡收水稻,香梅香草進屋做針線。

“香秀,你進來一下!”

香秀跟在耿氏後面進屋,正想要問什麼事情,“跪下!”

耿氏不怒自威,“知道我讓你跪下是為了什麼事兒嗎?”

香秀搖搖頭。

“你奶奶走得早,我知道你也不喜歡你奶奶跟你兩個姑姑。但是你要記住,你二伯說的兩個姑姑都是夫家人,那是為了給你娘撐場子。你們在外人眼裡,那是一家人,都是何家的姑娘。你今天當著眾人的面,揭你姑姑的短處。咱們鄉下人家,沒這麼多講究,要是蠻橫不講理,那是隨便說,但是,汙人名聲的事情不能說。你下面還有個妹妹,兩個弟弟沒說親。要是讓人知道你大姑曾經拆散人家姻緣,還有什麼人家願意結親?”

香秀低著頭,心裡一片煩亂,原本以為趕走了大姑,家裡的日子就好過了,哪裡會想到這些事情。

香秀娘有五個孩子,香秀是跟著何老三一起長大的,曬得漆黑,心思也沒香梅香草那麼重。葉氏給香秀講道理的時候並不多,多是沒空教養。一晃眼,都嫁人了,二奶奶對這麼侄孫媳婦自然滿意的不得了,更加不會給她上規矩了。

香秀回想起來村人的議論,也知道自己不妥,但是覆水難收,心下頓時懊惱。

“你年輕不懂,我慢慢教你。但是,你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瞞是瞞不住的,你弟弟妹妹的親事只能往後拖一拖了。”耿氏輕輕拍了拍狗蛋,哄他接著睡下。

“嗯——”香秀點點頭。

☆、第36章

這一年的年成不錯,手裡的餘糧多了,換豆腐吃的人也多起來了。漸漸地,賈志春每天一板豆腐都不夠賣了。等到快入冬的時候,賈志春每天拿兩板豆腐回來賣,剩下的留在自家吃。家裡的豆子也漸漸多起來,除了去豆腐坊換豆腐,要麼就是去糧行換了米麵,剩下的都在豆腐坊換了大錢。

天氣漸涼,桃林邊的水井,人漸漸多起來,也熱鬧多了。

二奶奶抱了曾孫子,整個人精神氣好了許多,入冬以後也沒有像往年那樣病痛,每天能陪著狗蛋玩一會兒。

香秀大早上給狗蛋換了尿布,把他塞到二奶奶的被窩裡,揹著揹簍跟砍刀上山去。賈志春要給汪管事修補黃老爺的院子,下半晌就沒時間去山上打柴了。香秀要早早的上山砍好柴,堆到一起拖下來,等到第二天早上的時候,賈志春拉到鎮上豆腐坊去。

香秀穿過竹林,回頭看看雞鴨沒有攆上來,才放心的往山上去。

到了冬日,除了松柏之類的常青樹,早就已經是光禿禿的了,灌木叢都沒了什麼生氣。偶爾能看到一兩隻野兔子,凍得顫巍巍的,但是村裡的規矩,冬日是不能在村裡打兔子的,香秀只能咽咽口水,接著往上趕。

果樹早就被村裡的孩子們掃蕩過,偶爾有一兩個漏網的橘子,香秀拿砍刀摘下來,丟到竹筐裡。其實,香秀的主要任務除了砍柴,就是到山上摘毛栗子。

毛栗子不易儲存,吃起來麻煩,村裡的人只會給孩子做做零嘴,所以山上的毛栗子一般熟了都不會有人去摘,只有孩子們會上山摘了烤著吃。但是年成不好的時候,村裡的人都會爭相上山摘毛栗子,毛栗子能當飯吃,雖然存不住,好歹能頂一段時間的口糧。

毛栗子的口味偏甜,糯糯的,煮粥的時候可以混著進去煮,做雜糧饃饃的時候,也可以把栗子磨成粉,放進去一起揉麵團。所以,栗子不僅能頂糧食,吃起來的口感也不錯。往年,香秀就常帶著弟弟妹妹上山摘毛栗子。

香秀先找了枯樹砍了柴拉下去,才揹著揹簍往毛栗子樹叢走。毛栗子比較沉,香秀一會兒就摘滿了半筐子,背了往家走去。

先放在太陽底下稍微晾一晾,然後搬到屋裡,直接一刀下去,兩粒毛栗子就滾出來。開了小口子,二奶奶幫著燒水,開過口子的毛栗子下鍋,直接燙過撈起來,放到一邊晾涼,然後撥開,栗子滾出來,香秀再另一個鍋裡放了蒸籠,栗子堆到蒸籠裡蒸熟。

“又蒸栗子了?”賈志春撩起竹簾子進廚房,搓了搓手,掀開蒸籠蓋兒,直接捻了一顆,嚼了嚼,“別麻煩了,以後咱們該吃麵的時候還是得吃麵。這一籠一籠蒸出來,頂不住兩天吃的。”

“蒸一籠也能省個一兩斤的米麵,雜糧饃饃甜絲絲的也好吃。反正也不怎麼費事兒,我在家除了挑豆子,針線活兒做的也不多。”香秀當然會算賬,比起來納鞋底,摘毛栗子算是熟練工種。一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