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3 / 4)

小說:三國之問鼎天下 作者:閃啊閃

“現在局勢不正是如此嗎?廣陵兵進攻丹徙,難道劉鎮南會不知道?若丹徙有失,我軍進退兩難,戰守皆不可為。彼時荊州軍或分兵江左,或以大軍直撲牛渚,我軍何以當之?”呂蒙苦笑道:“各位還是想想,如何在亂軍之中保全性命吧!”

徐顧聽了忙站起身,對呂蒙說道:“形勢竟然如此危急了嗎?”

“諸位,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啊!”呂蒙方才作勢欲出,就是要給成當等人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現在見徐顧慌神,臉上的表情便愈發鄭重:“事不宜遲,諸位若還不能下定決心,某也只能自行去做了!”

成當等人面面相覷,終於有人站了起來,對呂蒙說道:“呂司馬!我等當如何行事?”

第233章 生平之志掃殘穢

之所以要拉上成當等人,除了以此增強實力之外,呂蒙還有更多的考慮,只是當著他們的面自然不好說出來。他對於孫權並無多少忠心,如今大廈將傾,倘若不想跟著孫權一起死,就只能另投明主了。不過呂蒙現在僅有六七百部曲,即便投降荊州也很難受到重用,可若是將成當、徐顧等人所部都一起拉上,那加起來人馬就不少了。

就在呂蒙給成當等人面授機宜之時,中軍帳內孫權也在和軍中諸將及張昭、魯肅等人商議如何應對當下的局面。

“將軍,如今廣陵兵已南渡長江,對我軍來說極為不利,不若全軍回師丹徙,先將廣陵兵擊敗之後,再收攏各軍駐守丹徙,以防止荊州軍趁勢東進。”徐琨見諸人都沉默不語,便坐起身對孫權建議道。他這個想法得到了周泰等人的應和,但凌操、黃蓋等人,卻不發一言,只看向周瑜。顯然在他們心目中,現在以周瑜為主了。

孫權見狀,眼神一縮,心中冷笑連連。這些日子各部都有逃亡,水軍自然也不例外,不過在孫權看來,水軍投降荊州的也太多了些。如今商議這等大事,水軍諸將竟然不將自己放在眼中,可見軍心已渙散到怎樣的程度,而自己的威信又跌落到怎樣的程度。

然而現在孫權也無法與周瑜翻臉,雖然周瑜的親信部曲在第一次虎林之戰中傷亡慘重,但其麾下還有兩千餘人馬,加上黃蓋、凌操等人支援的話,實力猶在孫權之上。現在的孫權,不過是佔了個“討虜將軍”的名義而已。

“可我軍若是放棄牛渚,則歷陽、石城皆難保全,對於我軍以後的防守更增加困難。”孫權皺眉說道。在他想來,荊州軍才是當前最為可慮的大敵,至於廣陵兵,已經渡江數日卻無法撼動丹徙,可見戰力實在平常。

徐琨心中暗歎,現在能否從牛渚從容退回丹徙都很難說,孫權卻還在想著以後,對江東軍來說,能保有吳郡和會稽兩郡都不錯了,否則哪兒還有什麼以後?

帳中再次陷入沉默之中,唯有火塘裡燃燒的柴禾不時發出“噼啪”之聲,青煙徐徐,讓人覺得眼前迷茫一片。

“咳咳!”張昭被嗆得咳嗽了兩聲,抬頭卻看到眾人都望向自己,乾脆雙眼一閉,佯裝沒看到。自從他得知孫權在虎林慘敗,又被連夜趕來的信使請到牛渚之後,張昭便意識到,江東大勢已去。現在江東軍人心渙散,實力大損,拿什麼來抵抗如狼似虎的荊州軍?所以這段時間張昭藉口身體不適,每日在帳中休息,輕易不露面。若非今日孫權再三相請,他還在帳中榻上“養病”呢。

而坐在他下首不遠處的魯肅,也是欲言又止。當前的形勢再明顯不過,魯肅絞盡腦汁也沒想出任何能扭轉戰局的辦法,可就這樣認輸他又覺得很不甘心,畢竟孫權對他頗為信重,能遇到這樣的主公,才有機會施展胸中才華。然而孫權在於荊州軍作戰中屢出昏招,使得如今江東軍精銳盡喪,大局已無可扭轉。

座中諸人心思各異,又怎能商議出什麼辦法?最終孫權決定以周瑜領水軍繼續守衛牛渚,不使荊州軍從大江順流而下,而自己領步騎五千趕赴丹徙,先將廣陵兵擊退,然後再作打算。

此事議定之後,眾人紛紛散去,周瑜出帳之後本要直接回水寨戰船,卻被魯肅一把拉住。

“子敬……”周瑜吸了口寒冷的空氣,抬眼看看天色,轉頭對魯肅說道:“可知為何討虜將軍要將水軍留在此地,而不是隨其一同前往丹徙?”

魯肅如何不知孫權對於周瑜的猜忌防備之心,只是他能對此說些什麼呢?緩緩搖了搖頭,魯肅一邊與周瑜並肩前行,一邊說道:“公瑾有何打算?”

在老友面前,周瑜是不用偽裝自己的心情的,他苦笑著說道:“事到如今,還能有什麼打算?無非是盡力而為罷了。”

魯肅目光一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