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做不是向世家豪強妥協,而是基於現實的考慮,對於自己最為有利。現實的情況,就是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多半出自世家,軍官多半出自豪強,甚至本身有一些就是以前的宗帥、盜賊頭子。當然隨著新政的推行,會有越來越多的忠於劉琮的、來自寒家的人才湧現出來,但沒有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是看不到效果的。
見劉琮說完之後微微皺眉沉思不語,徐庶有些迷惑的轉頭看了看賈詡,那意思是,主公這是怎麼了?
賈詡搖頭不語,其實他多少猜出劉琮的想法,那些問題兩人之前可沒少交流過。只是有些話,他現在還不好說,畢竟在外人眼裡,賈家現在也隱隱有大族之相了。
“他們捐獻出這麼多糧食,可曾提出過什麼要求嗎?”片刻之後,劉琮回過神來,對徐庶問道。
徐庶笑道:“這個倒不曾有過,那些家主都說,唯願將軍能掃平江東,繼而興復漢室,使得天下太平,則心願足矣。”
“這麼說倒真是一片赤誠。”劉琮也笑的眉眼彎彎,不過他很快收斂笑容,正色對賈詡說道:“以先生看來,他們可有別的目的?”
“除了向將軍表示忠誠之外,或許也想從江東分一杯羹吧。”賈詡此時也不能再保持沉默了,沉聲分析道:“將軍所行新政,在於固民眾清田丈,編戶籍而明賦稅,對於習慣了使用匿戶且逃避賦稅的世家豪強來說,雖不至於根基搖動,但肯定會比之前難過許多。而將軍威權在握,何人敢有反抗之心?所以放棄反抗追隨將軍,才是他們唯一的出路。此次大戶捐糧,應該就存了試探之心,想看看將軍,將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