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召集有功將士,進行了封賞。
趙雲獲封虎威中郎將,秩比兩千石,相等於九品中的從四品,陳到獲封為振武中郎將,秩比兩千石,趙雲為主將,陳到為副將,帳下八千驍騎軍加授中護軍旗號。
張飛獲封揚武中郎將,秩比兩千石,帳下神衛軍,授左軍旗號。
黃忠獲封討虜中郎將,秩比兩千石,帳下神策軍,授右軍旗號。
張合獲封討逆中郎將,秩比兩千石,帳下神威軍,授前軍旗號。
劉封獲封平北將軍,秩俸一千石,帳下陌刀軍,授中領軍旗號。
陳楚依舊為折衝將軍,秩俸一千石,帳下神武軍,授中領軍旗號。
至於後軍,諸葛亮已經有了想法,那就是勸降於禁,由於禁接任後軍主將位置,軍號為神護軍,授後軍旗號,常備軍為兩萬,負責押解糧草軍械物資,並且可以督調各地民夫徭役。
各軍主將之下,設左右郎將兩名,左右中郎兩名,錄事參軍、倉曹、騎曹、甲曹、兵曹等屬僚,另外各部曲之上,設有校尉軍司馬等低階軍官。
于禁雖然還未到任,但神護軍的組建,諸葛亮卻開始著手準備,命原來後勤補給老底子為框架,首先任命原督糧官趙累為神護軍左郎將,任命督糧校尉傅士仁為右郎將,著手編制神護軍。
聽完諸葛亮的封賞令,眾人正在議論著襄陽守將人選時,諸葛亮再次開口道:“從即日起,以襄陽為中心,設立襄陽郡,治所為襄陽城,轄制中盧以北七縣,任命魏延為襄陽太守,領鎮遠將軍,陳矯為襄陽長史,駐軍兩萬。”
“任命龐統為護軍將軍,督襄陽、章陵、江夏三郡軍事,任命徐盛為武衛中郎將,任命馬良為章陵郡太守,鎮守章陵郡,駐軍兩萬。”
“任命蘇飛為呂蒙麾下的錦帆左軍,左郎將,統率八千水兵,駐守襄陽與樊城中間的漢水水域,負責兩城之間接應互通。”
諸葛亮這個安排,也是考慮到襄陽和章陵的防務問題,如今兩郡與曹操接壤,自然需要重兵把守,好在兩郡之內,目前兵馬充足,雖然加起來駐軍高達五萬人,但卻都是老底子,根本無需招兵。
而且諸葛亮採用的屯田養兵制度,也大大緩解了養兵的重任,減輕了百姓不少的負擔,起碼在豐潤之年,大軍屯田所得,基本已經夠全軍半年所需。
至於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則調任尚書閣,任尚書右丞一職,接替龐統的職務,諸葛亮讓龐統留在襄陽目的,一是為了讓他統轄三軍的軍務,二來也是跟諸葛亮下一步軍事部署有關,接下來諸葛亮步伐,即將對巴蜀展開,而歷史上的龐統,可是死在了巴蜀地面,雖然如今歷史因為他的到來改變,但諸葛亮還是有陰影,為了怕龐統有失,留他在襄陽一線,即可讓自己放心,又可以讓自己安心,自是兩全其美之道。
封賞完畢和安排了襄陽防務,諸葛亮又舉行了一場盛大犒賞宴會,不但眾將獲得萬錢賞賜,所有參戰計程車兵,一律發放百錢,有功者加三百到一千不等的賞賜,並且全軍休假三天。
諸葛亮能夠這麼大手大腳的把上億錢潑出去,自然是因為襄陽城中豐厚的庫存,給了諸葛亮方便,否則僅憑江陵的財政收入,諸葛亮根本無法如此犒賞三軍。
雖說諸葛亮一天之內,把上億錢發了出去,致使襄陽豐厚的庫存,幾乎見底,以至於陳矯這個襄陽長史,都忍不住前來找諸葛亮叫窮,面對陳矯的這個舉動,諸葛亮還是很滿意的,好生安慰了他幾句,並且笑著對他說道:“陳長史無需擔憂,三日之後,吾保你庫存收回兩成錢財。”
不明其意的陳矯,雖然還想再問,但諸葛亮卻揮了揮手,讓他退了下去,並且說三日之後,他自然會知曉。
如今荊州境內商船,酒樓,商鋪等等賺錢的行業,都是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商號在經營,雖然不至於壟斷全部行業,可但凡賺錢的行業,黃家都有涉足。
這也是諸葛亮對花出去的錢,充滿自信能夠收回來的原因之一,其二是因為諸葛亮料定,全軍休假三天,城中的數萬兵馬,大戰數月,如今手中有了錢,又能自由自如軍營,在這樣的情況下,士兵們肯定會把手中的錢,大把大把的花出去,這筆錢消費出去,既能增長襄陽的稅收,也能促進襄陽的經濟消費,而諸葛亮封賞三軍,又得了軍心,這完全是一舉數的好事。
正如諸葛亮所料,三日之後,大軍歸營時,幾乎七成士兵的口袋,已經全部掏空,以至於這三天來,襄陽全城所有的吃的,玩的都是人滿為患。
據不可統計,某青樓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