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問道。
(這周有事,估計每天只能保持更一章了,抱歉。)
第二百二十五章 實行新政
第二百二十五章實行新政
諸葛瑾在章陵待了將近十年,可以說章陵郡的新城,幾乎都成為他的第二個故鄉,而新城也從一片荒地,在他的手中成為漢水上游的一顆明珠。
新城縣目前的人口超過十五萬,往來商賈不絕,每年為諸葛亮提供的糧食財力,幾乎達到荊南兩個郡的收入,這些成績,諸葛瑾無疑是功不可沒的。
從新城令到章陵郡太守,再到現在的尚書閣左丞,諸葛瑾的能力無疑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和肯定。
對於把自己的兄長,找到自己身旁幫助自己,諸葛亮一直認為是自己做的最正確的一個選擇,若當初把兄長留在江東,自己不但會失去一個左膀右臂,他們兄弟之間,永遠只能是兩個陣營,哪能像現在一樣,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孔明,無需掛念為兄,江陵的生活舒適,比起在章陵要清閒不少,為兄這兩個月可是髀肉復生,這樣的清閒的政務,真使人懶惰啊。”諸葛瑾感慨的笑了笑道,顯然在章陵的仕途生涯,讓他充滿懷念。
“哥哥,這次亮遭遇刺殺,事情的經過,你也清楚,文和先生向我舉薦了你掛帥出征,不知哥哥有何意見?”孔明起身為諸葛瑾續了杯茶,表情鄭重的問道。
諸葛瑾點了點頭,道:“想必文和先生是聽了我對交州的看法,才認為我比較適合掛帥出征吧,孔明你今天既然來了,為兄也給你表個態,領兵出征,也是為兄一直渴望的事情,今後你的地位越來越重,也不可能每場戰事都親臨前線,正好有這個機會,就讓為兄歷練一下也好。”
聽到諸葛瑾的表態,諸葛亮欣慰的笑道:“哥哥既然有此心願,那這事就這麼決定了,嫂嫂和侄兒在江陵,你完全不用掛念,亮會盡心照料。”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只要孔明你有需要,哥哥自當效勞。”諸葛瑾擺擺手,嚴肅的回道。
接下來兄弟之間,對於眼下荊州的局勢,以及未來的發展,都深入了做了交談,兄弟之間的感情,不但得以加深,也讓諸葛瑾對於即將展開的交州戰事,充滿了信心。
當晚,諸葛亮一家和諸葛瑾一家人,以及諸葛均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團團圓圓坐在一起,吃了一頓飯,也算是為諸葛瑾出征踐行。
也正是跟諸葛瑾的一番交心,讓諸葛亮決定了,由諸葛瑾掛帥出征交州。而諸葛瑾那套徐行漸進,招撫並用的方案,也獲得諸葛亮的認可,此次領軍平定交州,不是為了屠殺,而是為了穩定和鞏固地盤,若能兵不血刃平定交州,那自是上上之策,所以諸葛瑾的戰略設想,無疑適合交州當前的局勢。
建安十五年六月初一,諸葛瑾奉命輕裝出徵,諸葛亮任命了當初自己的親兵衛隊什長鄧憲為果毅都尉,並且從神武軍中挑選了五百精兵,作為諸葛瑾的貼身護衛。
諸葛瑾從江陵出發時,帶的兵馬就是這五百人,家眷妻兒全部留在江陵,全軍沿途就食,除了必要的兵器,和兩天的乾糧和飲水,沒有絲毫輜重物品。
而且全部人員,都配備了馬匹,他們一行人從江陵出發,度過長江,由長沙乘船抵達桂陽郡,然後翻過大庚嶺,進入蒼梧郡。
諸葛瑾出發之前,諸葛亮已經命人,讓呂岱和步騭,開始秘密調動兵馬在合浦一線集結。
諸葛亮雖然身體剛剛痊癒,但他還是堅持送諸葛瑾出了城,並且還讓三弟諸葛均,從培養的軍中醫師院,挑選了十五名醫師,隨軍南下。
“孔明,你不是常說,送君千里,終於一別嗎?如今已經出城二十里了,再送就到長江邊上了,咱們兄弟後會有期,保重身體。”諸葛瑾騎在戰馬之上,身穿一身銅色鎖子甲,肩披著戰袍,顯得頗為英武。
“兄長,戰場之上,變化莫測,切記,穩打穩紮,儲存實力,保重身體。”諸葛亮翻身下馬,以弟弟的身份,鄭重的行禮告誡道。
“為兄記住了,諸位後會有期。”諸葛瑾點了點頭,作揖與諸葛亮和諸葛均以及身後一干將領拱了拱手,催促著戰馬,率領軍士絕塵而去。
送諸葛瑾出征後,諸葛亮接下的重心,自是全身心的投到政務之上,如今對於荊州來說,頭等大事,就是發展農耕,促進商業。
為此,諸葛亮和尚書閣一干文官,出臺了一系列的獎勵農耕的措施,並且把商人的身份地位,也相對提高了,目的自是為了刺激商業的發展。
同時諸葛亮,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