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2 / 4)

小說:三國之臥龍逆天 作者:圈圈

,雖說未傷及孫權根本,但卻損失了精兵數萬,大將黃蓋朱治等戰死,周瑜因心病引發暗疾,從而使得孫權元氣大傷。

而為了跟諸葛亮同罷戰盟約,和換回董襲和周瑜之子,他又花費了十萬石糧食,而且還把豫章西部的十縣都割讓給了諸葛亮,這一連串的損失,對孫權還是不小的打擊。

原本還準備跟諸葛亮同盟之後,好好休養生息幾年,結果這還不到半年,曹軍又大舉進犯,而更讓孫權頭疼的是,最近他接到情報,江東內部的各大家族,由於不滿孫權招兵徵賦行為,也是蠢蠢欲動,大有暴動的意思。

面對這般內憂外患,孫權雖然痛苦,但也只能咬牙挺住,好在諸葛亮守信,派了柴桑的甘寧,率領一支水軍,在長江水域巡哨,緩解了孫權後方運輸輜重糧草的安全。

更重要的是,孫權也證實了曹操大軍西征涼州,壽春一線不過是一支佯攻部隊罷了,若是此刻真是曹軍十萬大軍東征,孫權只怕真會食不知味,睡不安寢了。

建安十五年的正月,也就是春節期間,張遼兵鋒稍緩,孫權也得到喘息時間,就在這個時候,曹操的使者王朗,也來到了廬江城。

得知曹軍使者王朗到了時,孫權驚疑之餘,還是召見了王朗,雙方會面,交談之下,得知了王朗前來是為了議和時,孫權雖然疑惑,但心底還是頗為興奮,但表面還是裝著鎮定的表示要和帳下的文武官員商議一下的。

眼下魯肅不在廬江,孫權帳下的謀臣並不多,思來想去,孫權還是來到了周瑜府上,雖然他對周瑜懷有三分猜忌,但孫權內心中卻還是很敬服周瑜的,他心底也非常明白,江東要說文武兼備,具備統帥之才的話,非周瑜莫屬。

“公瑾兄,病體好些了沒有?”來到周瑜病榻前,孫權見周瑜臉形消瘦了不少,心頭也不由微微感到幾分歉意和難過。

“主公……”

“公瑾兄病體未愈,躺著說話,無需多禮。”孫權見周瑜掙扎要其身,急忙上前按著他道,並且體貼的給他把毛毯蓋嚴實了。

“咳咳……”周瑜連續咳嗽了幾聲,深吸了口氣,道:“主公此拉,可是前線戰事不順?或是有要事發生了?”

孫權也沒藏著,苦笑道:“實不相瞞,王朗來了,代表曹操來議和的。”

“東海王景興?(王朗字景興,徐州東海郡人氏)”周瑜蹙眉問道。

“正是此人。”孫權點頭道。

“王景興在朝廷身居要職,乃是曹操帳下重要大臣,今日曹操無端派此人前來議和,其中必然有故,吾若所料不差,定是荊州的諸葛亮派遣大軍攻克了襄陽,遠在西涼的曹操擔心南陽許昌安危,準備與我軍議和,調遣兵馬馳援南陽一線了。”周瑜雖然病魔纏身,但頭腦卻清醒異常,僅僅思慮片刻,便預測到了其中緣由。

“公瑾兄既然推測出情況,那依您之見,吾該如何做呢?”孫權虛心的請教道,這點也正是孫權的長處,能屈能伸,絲毫不以往日過錯為恥。

“答應王朗,並且讓曹軍退出廬江境內,我軍可保證不追擊。”周瑜說到這裡,替孫權解釋道:“壽春一線,曹操一直屯重兵防守,對我們嚴防死守,若不是發生危急情況,曹操在壽春的兵馬絕對不會動彈,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十分不利的,我軍要想奪取壽春,就必須等到壽春兵力空虛的時候,這也是我讓主公答應王朗議和的真正意圖。

“只要壽春大軍一動,我軍必可伺機而動,奪取壽春,這樣一來,即可遏制諸葛亮在荊州擴充套件地盤,讓曹操和諸葛亮拼個你死我活,使我軍坐收漁翁之利,如此好事,可遇不可求也。”

孫權聞言,眼前不由一亮,欣喜的躬身對周瑜一拜,道:“公瑾兄大義,權慚愧之極,從今日起,公瑾即我兄長,權絕不相負,若有違此誓,當如此案。”孫權說罷,手起劍出,把臥室當中的書案砍為兩半。

“主公……”周瑜也是感慨的嘆了氣,久久不能言語。

“公瑾兄好生養病,權定當尋遍天下良醫,治好公瑾頑疾,從今往後,你我一心,共圖霸業。”孫權也是感懷的再次深深一拜道。

“主公如此坦蕩,瑜肝腦塗地,以報主公大恩。”周瑜強撐病體,起身作揖行禮道。

自此孫權周瑜之間,隔閡盡去,君臣同心,再無嫌忌,而孫權也說到做到,遍尋良醫,恰好遇到前來江東遊歷的華佗,把周瑜暗疾治好,從而使得原本只有一年好活的周瑜,卻延長了多年壽命。

這點諸葛亮始料未及,周瑜自己也不知道,他已經砸鬼門關前走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