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蜀漢丞相,這裡面足可說明蔣琬除了有出眾的能力,也還有良好的治家能力是分不開的。
就好比眼下,蔣琬同樣是荊襄大族出身,但他們家族的子弟,目前出了諸葛亮任命的劉敏,潘俊等人外,也就只有數名子弟,在郡縣之中擔任文書一類的小吏。
這次諸葛亮提出選拔科舉一事,他不但沒有反對,反而還帶頭表示了擁護,並且還提出了科舉選士可能會出現的各種弊端,並且認為科舉選士,既能更好的為國家舉薦人才,也能讓全天下寒族子弟,有一個盼頭,更能讓他們歸心。
這點諸葛亮是完全認同的,這個時代,雖然官宦宗族看似勢力龐大,執天下之牛耳,可實際上中原九州,天下百姓千萬,若能夠真正獲得天下百姓的認可擁戴,又何愁天下不能平定?
“孔明,是為父多心了,既然你心裡都明白,那我也沒什麼好擔憂了,如今暑熱難擋,吾正好回沔陽老家避暑去。”黃承彥心事了切,倒也是灑脫之極,不等諸葛亮挽留,他已經起身往門外走去了,只聽見他那一陣爽朗的笑聲傳來。
黃承彥走了還不到一盞茶時間,鄧艾走了進來,道:“主公,楊儀和習禎來了,說是要面見主公?”
“他們還有臉敢來,讓他們去偏廳侯著。”諸葛亮想到這兩人的家人,竟然在自己眼皮底下,禍害百姓,他就恨不得把這兩人拉出去砍了,以正國法。
諸葛亮這一忙,一直忙到夕陽西下,直接把二人給忘記了,正當他準備回府吃晚飯時,鄧艾才提醒道:“主公,楊大人和習大人還在偏廳等候。”
“哦,我還到真忘了這事,我就不去見他們了,你去把握文案上那幾封奏報給他們二人送去吧,告訴他們,凡事不要太盡,否則君臣緣分勢必早盡。”諸葛亮揮了揮手,大踏步而去。
鄧艾隨後把關於楊儀和習禎家族子弟的犯罪記錄,給二人送了過去。
偏廳之內,楊儀和習禎二人,看到手中的記錄絹帛時,臉色都不由為之一變,當中所記載的一些罪行,他們二人根本都不知道,但若是真要按罪論處的話,他們的宗族足可抄家滅族了。
二人對視一眼,心中不由一陣惶恐,當下急忙作揖躬身向鄧艾行禮道:“請鄧將軍,務必轉告主公,我等誓死追隨主公,絕無二心,回去之後,就遵從主公吩咐,推舉科考制度,約束門下子弟,遵守國家法度。”
“二位大人有此心,主公必然是欣慰的,時候不早了,二位大人就各自回去吧。”鄧艾見二人剛才還一副興師問罪的表情,這會徹底的閹了,心下不由暗自一笑。
出了府門,習禎和楊儀暗自嘆了口氣,各自登上自己的馬車,這會他們心裡是明白了,諸葛亮已經鐵了心要推廣他那套科舉選士的制度了,如果他們二人再反對,只怕眼下的身份不保,而且還會引來殺身之禍。
孰輕孰重楊儀和習禎是分得出輕重的,隨後二人不但沒有表達反對,反而成了急先鋒,以此來換回諸葛亮的信任,二人轉變之快,倒讓一直以來,保持著既不支援,也不反對的徐庶、龐季和龐統等人大跌眼鏡。
但不管如何,最終的結果,諸葛亮還是滿意的,科舉選士的制度,經過艱難的推行,也緩緩在荊南四郡開始展開了,諸葛亮相信,這項制度,將來會成為這個國家一項永久制度。
第二百二十七章 孫家小妹
第二百二十七章孫家小妹
勸農桑,獎農耕;開市場,促商業;辦私塾,科舉選士,這一系列的政策,在荊州開始全面鋪開,僅僅三個月時間,荊州大地就呈現出了一片欣欣向榮的面貌。
這三個月來,諸葛瑾的南征大軍,同樣也是節節勝利,現今大軍已經對抵達交州的治所交趾城下,對交趾城進行了四面合圍,破城顯然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士燮的主力大軍,早在合浦郡的會戰中,就全面潰敗,目前交趾城的守軍,大多數實際上都是效忠士燮百姓組成的新兵,由此也證明了士燮在交趾崇高的威望。
交趾郡作為士燮的老巢,經營了數十年,城中糧餉充足,人口超過二十萬,而且城防堅固,強攻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諸葛瑾採取的策略是,四面蠶食,把交趾周邊所有的城池,全部撥出,然後集中全力,做好長期圍困的打算。
交趾城中雖然食物充足,足夠二十萬百姓一年所需,但交趾城卻有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飲水問題,城中幾十萬百姓的飲水,全部要從城外的紅河之中提取。
諸葛瑾在兵圍城池後,首先就切斷了流入城中的水源,並且把各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