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2 / 4)

小說:三國之臥龍逆天 作者:圈圈

軍,其餘老弱軍士,編入各郡擔任郡兵或屯田的軍戶。

(感謝兄弟們的支援,小蝦最近貌似變成了3k黨,今天是新的一月,小蝦準備爭取混個全勤,所以準備堅持每天更新5千字以上,請大家多多訂閱啊。。。。。今天2更6千字,晚上還有一更‰訂閱,謝謝!!!)(未完待續。。

第二百五十八章 劉璋投降

第二百五十八章劉璋投降

成都州牧府。

劉璋看罷費伯仁送來的勸降書函,顫抖著環視了下的一干文武將官,道:“軍臨城下,為之奈何?”。

“主公事已至此,只能是徵兵備戰,別無它法,如今城中尚有精兵一萬五千人馬,加上新招募的兩萬兵馬,野戰無法取勝,但守城卻是綽綽有餘,再說城中糧草器械充足,足夠一年所需,諸葛亮大軍遠來,糧草不濟,只要拖上半年,必然退卻。”城中主將黃權,列班而出,正色的進言道。

“如此一來,吾成都百姓,勢必生靈塗炭,再說如今城中軍士,缺乏鬥志,黃將軍只怕有心無力吧。”從事秦宓搖頭道,雖然他沒有明言反對,但其意自明。

“秦大人所言甚是,主公還需從長計議。”主薄楊洪附和道。

綿竹令費詩,字公舉也出列道:“主公,大勢已去,如今長公子都歸順了諸葛亮,還請主公明斷啊。”

“住口,爾等豎儒,安得出此汙穢之言,本將軍絕不輕言投降。”黃權大喝一聲,怒視著秦宓等人道。

董和暗自搖了搖頭,並沒有發表意見,現今城中人心背道,他心中明白,任何努力,終究只是徒勞之舉。

“公衡,大議事,各抒己見,無需如此,此事容我考慮,今日就此散議吧。”劉璋見文官都主張投降,武將也就黃權誓死要戰。其餘卓膺和龐義等人皆保持了緘默,就足以說明他們的態度了。

返回內之後,劉璋思慮了一下,遂讓身邊的從事。把費伯仁請了回來,二人對席入座後,劉璋嘆氣道:“吾兒真的可好?諸葛亮真能善待吾家老小?”

費伯仁同樣嘆了口氣,道:“明公啊,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今日投降,明公一家大小的榮華富貴肯定是能保住的。若是攻破城池,只怕一家老小,都要隨明公下黃泉了,還請明公三思而後行啊。”

正在劉璋猶豫不決時。有親兵來報:“南城校尉呂義與綿竹令費詩,攜帶家小,逾城出降了。”

劉璋聞報,不由慟哭而起,憤然投入內府。

一臉數日。劉璋皆躲在內宅,整日與府中侍妾嬉戲玩鬧,誰人也不見,終日買醉沉淪。

城中眾將得知此事。不由紛紛搖頭,原本就無心抵抗的他們。更是信心大失,一時之間。城中大小官員,每日皆有翻城而出,前往諸葛亮大營投降者。

雖然黃權三令五申,甚至還斬殺了數名投降的官員,但卻仍然沒能阻止這股風潮。

半月日期,轉瞬及至,時辰一到,諸葛亮立即派劉循出陣,前往成都東門叫們,城門守將龐義,站在城樓之上,望著騎著戰馬,一身戎裝的劉循,皺眉道:“大公子,主公命吾守衛城門,沒有主公軍令,吾誓死不敢開門,還請大公子勿要靠近,否則休怪本將軍箭矢無情。”

“龐將軍,還望你稟明吾父,休要再做頑抗了,為益州百姓著想,為了劉氏子孫血脈延續,勿要做這些沒有意義的抵抗了。”劉循現在算是看清了時勢,那就是任何抵抗,也不過垂死掙扎罷了。

龐義猶豫了一下,道:“既然是大公子所請,吾就派人去向主公稟明一聲。”

當龐義派人把口信傳到州牧府內宅時,剛剛宿醉醒來的劉璋,打了個酒嗝,慘笑道:“這麼快就到時間了麼?”

“也罷,也罷,吾父子在益州數十年,無恩德加以百姓,若誓死堅守,只不過是生靈塗炭,妻離子散,滿目繁華,轉眼化為灰燼,若如此,此吾之罪過也。”劉璋仰天一笑,戚道:“去請董幼宰來,讓他傳諭全城,開門投降。”

董和接到軍令,不得不仰天嘆道:“天命如此,非人力可挽回矣。”

翌日一早,董和秦宓奉劉璋軍令,攜帶降書,前往諸葛亮營寨表示投誠之意,諸葛亮對董和秦宓二位使者,自是大加籠絡,不但擺開酒宴迎接,走時每人各賞賜百金,著實讓二人好好的感受了一把賓至如歸的感覺。

隨後諸葛亮又派蔣琬與二人一道入城,面見劉璋,三人在州牧府見到劉璋,董和秦宓二人,剛得了好處,也查探出諸葛亮確實沒有加害之心,自是大讚諸葛亮仁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