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娶甄宓過門就行,然而賈詡為首的文官,皆不同意,意思是說今年年頭不好,難道有這麼一件喜事,自當大擺筵席,好好振奮一下民心。
對於眾人的勸誡,諸葛亮想想也覺得有理,這也才有了今日的大婚儀式,為了這場大婚,禮曹從事習禎,足足準備了近兩個月,賈詡也早早的就安排暗衛秘密北上,把甄宓的兩個兄長甄儼和甄堯,請到了巴陵城中。
甄宓父母已經過世,家中除了這兩個兄長健在外,其餘姐妹幾個,都遠嫁出去了,所以暗衛自是沒法一一去請,只是把住在冀州中山的甄氏兄弟二人,急匆匆請回了巴陵,他們兩家的家眷則緩緩南行。
諸葛亮對於這兩個大舅子,倒也沒有薄待,二人剛到巴陵,甄儼就被諸葛亮封為鎮南將軍府曹掾,甄堯被封為長沙郡長史,待諸葛亮婚後,便行上任。
並且賜了甄儼一座宅院,今日諸葛亮大婚,甄宓回到甄儼這個長兄府中,諸葛亮騎著的盧馬,親往甄府迎娶。
諸葛亮所騎乘的的盧馬,身上也覆蓋了一張大紅錦袍,把那身雪白光亮鬃毛掩蓋在了其中,頭部前額頭上戴著大紅掛,走在迎親隊伍的最前頭,四蹄輕揚,卻也神氣活現,比諸葛亮這個主人還牛氣,彷彿今天大婚是它似的。
身後的劉封和陳楚率領的迎親隊伍,敲鑼打鼓,一路放著鞭炮,抬著花轎,在夾道祝賀的百姓當中,緩緩前行,來到了甄家府邸。
諸葛亮雖說賜了一座宅院給甄儼,可現今也就甄家哥倆住,府中雖然有數名僕役婆子,但都是新請的,由於沒有女眷在,顯得有幾分清冷,不過這樣一來,女方家那一套規矩,倒也節省掉了。
(出門辦事,回來得晚,剛碼完字,第二更完畢,求一個收藏,謝謝!!!)
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娶甄宓(中)
第一百三十二章迎娶甄宓(中)
坐在花轎裡的甄宓,手中握著諸葛亮當初在江夏給她買的珍珠手鍊,心頭頓感一陣踏實,雖然是第二次坐花轎,可相比數年前那次,心頭不安的忐忑相比,這次的甄宓無疑多了一份期待。
想起與諸葛亮相處的點點滴滴,甄宓心頭不由洋溢起了一絲幸福的感覺,諸葛亮給她第一個感覺,就是溫柔體貼,其次就是尊重,這只是一種感覺,這是她與其他人相處時,所沒有感受到的。
諸葛亮英俊的面相,挺拔的身軀,在甄宓心中,反而是最次要的,因為她相信自己喜歡是諸葛亮給予自己安全體貼感,而不是那張俊逸的臉龐。
想到這裡,甄宓不由撩起了手腕上的袖子,此刻她潔白如玉的手腕上,那顆紅豔欲滴的守宮砂,依舊鮮紅奪目,看到這個印記,甄宓不由喃喃自語道:“孔明大哥,這是妾身唯一能送給你的驚喜吧?”
甄宓雖然嫁給袁熙多年,但袁熙卻始終沒有跟她同房,這倒不是袁熙無能,而是因為結婚當晚,袁熙卻因為畏懼正妻吳夫人,而沒敢與甄宓圓房,至於袁熙娶甄宓的原因,則是因為是袁紹的命令,吳夫人雖然無法反對,但卻可以阻止袁熙寵愛甄宓。
因此袁熙和她結婚僅僅過了三日,他就帶著正妻吳夫人去了幽州任職,獨自把甄宓留在了鄴城伺候母親,袁熙這般畏妻,甄宓卻是知道,因為袁熙的夫人吳氏,乃是冀州有名的望族,袁熙出鎮幽州,吳家不但出過力,而且更是他主要的財政支持者。
而甄宓在被曹丕劫持相處的一個多月內,曹丕曾經雖然企圖玷汙她,但甄宓卻晾出了守宮砂,道:“吾雖一婦人,但卻知禮義廉恥,將軍若想娶妾身,請重視禮法,待你我成婚之際,再行夫妻之道,若將軍準備與禽獸為伍,就把這具軀體佔有吧。”
面對甄宓義正言辭的詢問,素來熟讀經史典籍的曹丕,縱使再急色,也只得保持著謙謙君子的風範,對甄宓保持了應有的禮節,這也是甄宓能夠保持著完身的真正原因。
(注:這裡甄宓時完璧的事情,有杜撰的成份,不過也有一部分是小蝦推測的,因為歷史上的甄宓應該是公元200年左右嫁給袁熙的,直到被曹丕搶去,他們兩人結婚至少三年,卻始終沒有生育,而曹丕搶走甄宓僅僅一年,他們的兒子曹睿就出生了,而歷史袁熙是有子嗣的,而甄宓又能生子,既然兩個人都沒有生理問題,卻結婚多年沒有孩子,所以小蝦在本書中杜撰了一下,希望大家不要扔磚頭,謝謝。)
迎親隊伍回到侯府,諸葛亮與甄宓,舉行了一套繁瑣的禮節,主婚人是賈詡,家長自然是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俗話說長兄如父,更何況甄宓嫁諸葛亮,也是諸葛瑾當初就拍板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