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里路程,以日行軍六十里計算,諸葛亮的兵馬趕到義陽,需要六天時間,日行六十里的行軍速度,主要是因為諸葛亮這次是輕裝上陣,加上他部下兵丁,每日長跑訓練,是必修課目,所以他的兵馬,縱使正常行軍,也比一般軍隊快。
若是一般的軍隊,日行也就四十里左右,所以諸葛亮不能在新野等待戰機,在接到劉表的軍令之後,他便親率新野的八千兵馬,往距離義陽不到百里的武陽關開始進發。
這次出征,諸葛亮只率領飛熊軍和飛虎軍共八千餘人,至於騎兵則被他留在了新野,因為這次作戰的戰場,主要是山區,不利於騎兵展開,所以騎兵的用處不大,而且諸葛亮也擔心自己出徵,南陽的蔡中會搞事,所以就留下鄧芝率領騎兵駐守城池,縣丞步騭協同。
同時諸葛亮命新城的呂岱,率領三千兵馬,以野訓為由,前往樊城駐紮,與新野形成犄角之勢,以防不測。
同時他又命諸葛瑾,從新城運送兵糧物資前往武陽關,作為他的軍需供應,另一方面,他還讓徐庶,從新城調遣了五千兵馬,駐紮在隋縣,做好隨時支援的準備。
數日之後,諸葛亮領軍抵達武陽關內,正式接管了這個關卡,而這個時候,前方的斥候也傳來了最新訊息,那就是劉備在義陽抵抗了夏侯惇三天之後,於昨日夜裡,率領殘部突圍而出,棄城正往武陽關方向退了下來。
得知這個訊息,諸葛亮到也沒有吃驚,畢竟劉備只有本部千餘兵馬,縱使加上義陽的一千二百兵士,以及臨時動員的壯丁,頂天也就四千拼湊起來的雜牌軍,能夠依託義陽這個小城,抵抗住裝備精良,士氣旺盛的夏侯惇一萬五千兵馬三天的攻勢,已經算是不錯了。
武陽關地勢險要,附近山巒交錯,群峰環結,關城以山為障,鑿山成隘,山澗小道“車不能方軌,馬不能並騎”,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翌日凌晨,諸葛亮得到斥候彙報,獲悉劉備率三百餘殘部,到達關外三十里外時,他當即命賈詡和呂蒙領兩千兵馬守關,他則率魏延、徐盛領兵前往接應。
一臉狼狽之相,猶如喪家之犬的劉備,在見到諸葛亮親率兵馬而來時,激動之餘,拉著諸葛亮的手,感慨道:“患難使見真情,孔明高義,備銘感於腑。”
諸葛亮抬眼望去,見劉備帳下一應官員和家眷都在,唯獨缺了趙雲,驚異之下,道:“劉皇叔客氣了,你我皆為大漢兵馬,救援自是應當。”接著他話音一轉,道:“皇叔所部兵馬,僅剩這些了嗎?”
劉備回望一眼來路,遲疑道:“子龍將軍,率五百兵士斷後,現今還未歸來。”
“皇叔先行回武陽關休整,亮率部前去接應子龍將軍便是。”諸葛亮自告奮勇道,他這麼做,自是為了在劉備部眾面前,表現他仁義的形象,其次也是為了救援趙雲,以免他遭遇不測。
劉備聞言,自是大喜,道:“一切有勞諸葛將軍了。”
“大哥,吾也跟去。”張飛見諸葛亮要去接應趙雲,忙揚聲喊道。
“翼德,你去卻需聽候諸葛將軍軍令,若冒犯軍令,別怪軍法無情。”劉備看了眼張飛囑託道。
“大哥放心就是,吾豈能不知。”張飛點了點頭,沉聲應道。
諸葛亮在領軍出發前,黃光的斥候隊,早就潛伏在前方,打探曹軍行軍的路線。
這不諸葛亮領軍剛行五里,斥候來報,“夏侯惇前軍三千人馬,距離我軍三十里,子龍將軍所部正被對方死死咬住,一時無法脫身。”
諸葛亮接到情報,當即喊道:“傳令,全軍待命。”
“諸葛將軍,子龍情勢危急,為何下令停止前進?”張飛從軍中飛馬而來,指著諸葛亮就問道。
“大膽,我家主公軍令,焉能由你質疑。”徐盛見張飛態度不恭,當下手握鐵槍,遙指對方喝道。
張飛瞪著徐盛,道:“汝是何意,莫非要與我一戰否?”
“戰就戰,吾豈會怕你。”徐盛氣盛的喊道。
“文向退下,大敵當前,豈能內訌。”諸葛亮揮了揮手中的羽扇,接著對張飛道:“翼德將軍不要著急,曹軍三千前軍追來,後軍隨後必當壓上,當務之急,我們不但要救子龍將軍,還應該尋找辦法破敵,如此方能確保萬無一失。”
張飛尋思之下,遂道:“但憑諸葛將軍做主便是。”
這一路走來,諸葛亮發現驛道兩旁,山石聳立,樹木茂盛,正是伏兵最佳場所,若能引誘曹軍到此,再施以火攻,縱使曹軍十萬,也勢必難逃一死。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