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匹,趕來見甘壯士一面,又豈會只是說笑而來,請甘壯士無需疑慮。”諸葛亮臉色平靜的看著對方的臉龐,一臉鄭重的說道。
甘寧早在船頭之時,就發現諸葛亮所騎的戰馬,雖然神駿,但都氣喘吁吁,而且諸葛亮前胸和髮絲上,隱有水跡,顯然是連夜趕路,所留下的露水,想到諸葛亮這般厚待,他不由心頭一熱,喊道:“快上酒菜,今天我要好好款待諸葛將軍。”
“大哥,你剛才不是下令弟兄們,開船下江夏嗎?”這會站在諸葛亮身旁的大漢,有些遲疑的問道。
“不急,先容我款待好諸葛將軍再走不遲。”甘寧揮了揮手,表達了自己的決定。
“甘壯士,若不嫌棄,請隨亮回新野,亮願意以水軍都尉之位託以壯士。”諸葛亮聽他的意思,似乎仍要下江夏,隨即起身作揖躬身一拜道。
“諸葛將軍厚恩,寧只怕難以勝任,還請將軍另請高明。”甘寧起初見諸葛亮看重自己,很顯然是想招攬自己,然而這會他聽到諸葛亮,竟然以小小都尉許之,心下難免有些失望,隨即開口拒絕道。
諸葛亮一愣,隨即醒悟甘寧只怕誤解了自己,當下忙解釋道:“甘壯士不要以為亮有意怠慢,只是如今亮居於新野,並未成立水軍,所以只能讓將軍暫時委屈一二,再說提拔賞賜,皆有法度,若是今日亮許以甘壯士副將之位,甘壯士認為能夠服眾嗎?再說以甘壯士本領,相信立功受賞,也不過指日可待之事。”
“諸葛將軍所言甚是,是寧過於在乎職位了。”甘寧聽完諸葛亮這席話,頓時醒悟了過來,當下忙起身還禮表達著自己的歉意道。
“甘壯士無需掛懷,以甘壯士這樣的俊傑之士,獲取更高的職位,本也是應該的,是亮過於嚴苛了。”諸葛亮回了對方一句,接著誠懇的道:“甘壯士,由巴郡到荊州而來,想必也是為了成就一番功業,不負自己平生所學,本將雖然如今位卑職低,但卻也擁有雄兵數萬,如今荊州之主孱弱,正是英雄崛起之時,像甘壯士這樣的賢才,正是本將求之不得的俊傑之士,還望甘壯士能夠屈駕新野,本將必不負甘壯士平生所學。”
諸葛亮這席話,無疑很坦白,也充滿誠意,這讓向來重信義的甘寧,不由沉思了起來,回想起這一路從巴郡走來,他去襄陽拜訪劉表,被對方拒絕而出,去南陽拜訪蔡瑁,又被婉拒而出,去章陵拜訪劉琦,還是被掃地而出。
雖然這三人都是荊州赫赫有名之士,卻沒有半點禮賢下士之心,而眼前的諸葛亮,雖然職位不高,但卻願意夜奔百里,只為請自己入府,這份求賢之心,他豈能無動於衷?
甘寧自問不會再有第二個人,會向諸葛亮這樣,夜追百里來求訪自己了,想到此處,他不由又想到了漢初,蕭何夜下追韓信的典故,成為名垂千古的美談。
今日此情此景,若是哪天諸葛亮成就大業,自己必將青史留名,成就一段佳話,只為這個目標,他甘寧縱死也無怨了。
“從今日起,甘寧願率帳下八百兒郎追隨主公帳下,為主公效犬馬之勞。”甘寧思慮之下,一甩衣襬,轟然拜倒在地。
“興霸,快快請起,無需行此大禮。”諸葛亮大喜之下,忙把對方託了起來,握著對方的手,諸葛亮不由開懷道:“今得甘興霸,江東無憂矣。”
這會,船上的軍士送上酒菜,甘寧連忙招呼諸葛亮入座,二人在船艙之中,邊吃邊聊,自是相談甚歡,大有相見恨晚之感。
就這樣二人聊的起勁,甚至連時間都忘了,從早上一直聊到傍晚,要不是徐庶擔心諸葛亮安危,領軍來到碼頭,二人都準備秉燭夜談了。
兩人這一天所聊的問題,主要是建立一支強大的水軍構想,待徐庶到達之後,兩人自然也就停住了這個話題,但諸葛亮卻決定,就在這漢水碼頭,正式成立自己的水軍兵馬。
水軍第一基礎力量,自然是甘寧手下的八百兒郎,以及他部下的三艘戰船和十艘快船,諸葛亮把這支水軍命名為錦帆軍,主將由偏將軍呂蒙擔任,副將由治軍都尉甘寧擔任,預定兵馬為一千五百人。
目前甘寧所部有八百軍士,諸葛亮決定回新野後,讓呂蒙從新野軍中挑選七百健兒,加入錦帆軍中,儘快的把這支水軍兵馬建設起來。
在返回章陵之時,諸葛亮讓徐庶留下了他帶來的五百軍士,協助甘寧在漢水碼頭周圍,找一處適合建造水寨的地方,建造營地,至於錢財費用所需,皆有新城調撥。
回城的一路上,諸葛亮還囑咐徐庶,讓他釋出告示,招聘一批造船的工匠,他要在水軍營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