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廣場始建於1892年,1899年落成。就像前面所說的那樣,廣場時常更換名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當時的統治者將該廣場改名為勝利廣場,而現在統治者又換了,第三帝國叫它“貝當廣場”。
星形廣場出門嗎?毫無疑問,它在歐洲極為出名。當然,之所以出名並不是因為靠近**ENUE DES CHAMPS ELYSEES的關係,實際上“神話中的仙景”是因為它而聞名遐邇。“神話中的仙景”是什麼鬼東西?哈!缺乏語言天份的白人用它來描述希臘神話中的故事,其實它的名字叫香榭麗舍大街。
凱旋門處於星形廣場的正中央,這座拿破崙為了紀念“奧斯特利茨戰爭的勝利”而建立的建築,它曾經迎來許多次的閱兵儀式。曾經的法國統治者,他們酷愛在這個地方炫耀法蘭西的武力,特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脆弱的法國在這舉行的閱兵儀式的次數讓人感到咂舌。他們的閱兵並不是檢閱部隊,而是在沒有安全感之下,期望用表面的強大威懾潛在的敵人。可惜的是意圖根本沒有實現,再多的閱兵儀式也無法讓世仇日耳曼人望而怯步。
在巴黎淪陷之後,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武裝部隊曾經在凱旋門進行過簡單的行軍。注意,並不是閱兵儀式,而是在佔領巴黎的武裝部隊進城時路過。
這一次,為了吸引盟國情報部門的注意力,儘管航空部隊還在繼續猛烈轟炸不列顛群島,徐陽達成專機慰問部隊後專門選擇在這裡舉行盛大的閱兵式。
他的出現極其有意義,一方面鼓勵了軍隊計程車氣,一方面則是在釋放一個訊號,表示德意志第三帝國不想再為不列顛浪費時間了!
德意志第三帝國指定《海獅計劃》對於無孔不入的英國情報部門來說並不是秘密,英國人只是不知道該計劃的核心,但是英國人知道一點就足夠了,德意志第三帝國沒有放棄對英國的趕盡殺絕,41年之前絕對會執行登陸,具體是哪一天執行,在哪裡登陸,參戰部隊的構成,兵力的總數等等,英國人無法獲得相關情報,只能進行猜測。
其實,對於是否登陸不列顛群島德意志內部也有分歧,他們並不是反對繼續進攻不列顛群島,而是懷疑失去了突然性,德意志是否能夠在損失輕微的情況下登上英倫,成功登入後在盟國海軍的截擊下部隊的補給應該怎麼送上去。
在反對者看來,不列顛是一個島,但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島,更象是一塊大陸。盟軍部隊在上面有足夠的戰略縱深,儘管前期盟軍特別是英軍在戰場損失慘重,但可以想象英國人在本土還有著相當數量的守備部隊。
從各種資料和現象判斷,英國在本土還有完善的產業體系,可以保證戰爭期間的大量消耗,這從德意志航空部隊兩個月來的轟炸英國人還有充足的彈藥反擊可以看得出來。
德意志的對英作戰計劃不難被猜出,不過那也只是一些表面的東西。
除了有限的人,所有人只看到德意志從五月份才開始徵集相關船隻,而且經過統計噸位只有不到七萬,而且那些船舶並非登陸艦,基本上不具備搶灘能力,只能在登陸部隊至少奪取一座港口後才能發揮作用。
誰都知道從海上直接進入並奪取一個敵人嚴密設防的港口,即使是從理論上來說也是天方夜譚。雖然從技術上來說可以修建人工港,但目前德意志明顯沒有這方面的理論幫助,除了在挪威那次不成比例的作戰,軍隊也沒有這方面的實踐經驗。
他們認為幾波部隊上岸後,部隊的運送只能依靠駁船和摩托艇大軍。按每條駁船運載1個排,每條摩托艇運載1個班計算,這隻船隊可以一次性運送約10萬名只攜帶輕型武器的步兵上岸,德意志最依賴的裝甲部隊則無法快速遞送。部隊的戰鬥力並不僅僅看人數,1個師有2萬人,並不是說10萬人就等於5個師。一個編制齊全的師,除了步兵以外,還有炮兵部隊、裝甲部隊、工程部隊、防空部隊、後勤部隊等單位。他們深深懷疑德意志的投送能力。
“我實在猜不出沒有重武器支援下的步兵應該怎麼搶灘。好吧,假設步兵如果在沒有人的區域登陸成功了,他們在只有步槍、手榴彈、火箭筒、迫擊炮等等武器的情況下還能擁有多少戰鬥力?”
“有人說德意志計程車兵由鋼鐵鑄成,我並不反對這個形容方式。問題是,我們會在搶灘登陸的過程中損失多少人?”
“英吉利海峽的天氣十分糟糕,誰也不乏確定今天的晴空萬里在明日會不會變成狂風暴雨。”
上面那一句話基本是對的。英吉利海峽的天氣一直鬥十分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