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這麼一提將領們終於“開竅”了,很多塵封的記憶紛紛被回想起來,他們大概記起了很多事情,原先不重視的表情消失,換來的是一種很有興趣的神情。
1926年3月20日,赴歐洲考察歸來的海軍部部長欣韋男爵上將向國王奉呈了《暹羅海軍建設報告》。男爵在《報告》中就暹羅的海上戰略作了詳盡的闡述。根據欣韋男爵的設想,海上力量劃分為岸防艦隊和作戰部隊,其中作戰艦隊由2艘巡洋艦等力量組成。但還是因經費不足,海軍的“潛艇夢”再一次破滅了。1928年9月18日,再次赴歐洲考察海軍事務歸來的欣韋男爵在奉呈國王的報告中說,對於小國而言,主要的防禦武器是潛艇,其次是近岸作戰艦艇,等等。但後因對水面艦艇的需要顯得更為迫切,海軍的潛艇夢想再度受挫。
在經歷了20多年的挫敗之後,到本世紀30年代後期,暹羅海軍購自日本的潛艇開始服役,海軍終於圓上了 “潛艇夢”。然而,好景不長,10餘年後,在外國強權壓力下,暹羅潛艇被迫退役,海軍潛艇得而復失。1932年,暹羅政體由君主當權制變為君主立憲制,海軍編制體制發生重大變化。1935年4月8日,經下議院批准,海軍頒佈實施以“海軍建設六年計劃”為主要內容的《海軍建設條例》。
1935年4月9日,海軍釋出命令,成立以海軍上校代理司令威佔…乍吉侯爵為主席、由12名海軍高階軍官組成的海軍建設評研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委員會委員、海軍上校參謀長欣…宋克拉猜子爵宣佈,海軍已向政府提出申請,要求購買3艘300~400噸級的潛艇。此次會議之後,外國各造船公司便開始向暹羅推薦自己的設計樣品。
1935年1第十一次會議。會議對所購潛艇作了具體規定。1935年10月第十三次會議,對外國造船公司實行公開招商。最後,決定採納日本提案,共購買4艘,並就有關細節與日方代表作進一步磋商。暹羅海軍選中的日本370噸級的潛艇,是一種當時西方國家已經普遍使用的近岸潛艇,德意志第三帝國早在裝備潛艇武器之初,就建造了大量的這類潛艇。
“這個在亞洲綜合軍力排行第二的國家,他們的陸軍和海軍被日本軍事專家評定比中**隊強大。日本需要暹羅的軍事基地,拉攏他們是有預謀的戰略部署。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暹羅站在日本那邊已經成為定局。我們現在需要討論的是,一旦暹羅形成軍事同盟,會對我們的亞洲戰略產生什麼作用或威脅?”
德意志第三帝國和日本帝國雖然簽署了軍事聯盟協議但是雙方一直沒有向外公佈,兩個國家走到一起本來被很多人所看好,畢竟東——西線的軍事聯盟是有利於兩國發展的路線。可是,自從德意志第三帝國向亞洲進軍後,整個形勢就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形式的轉變並不是沒有因由的。首先,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情報機構偵查到日本帝國與蘇維埃加盟共和國之間的“不平凡”關係,表面上日本帝國和蘇維埃加盟共和國水火不相容且摩擦不斷,但是日本帝國和蘇維埃加盟共和國內地裡卻有協議,而這個協議不管是從哪一方面來講,針對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欺騙性是十分不友好的。
一些德意志的將領總是一廂情願的認為一旦德意志第三帝國與日本帝國結成軍事聯盟,那麼當德意志第三帝國與蘇維埃加盟共和國進入戰爭狀態的時候,日本帝國作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軍事同盟可以從西伯利亞方向進攻蘇維埃加盟共和國。
現實是什麼?日本帝國的軍事重心從來都沒有傾向於進攻蘇維埃加盟共和國,日軍在中國戰場投入的軍隊十分龐大,工業實力並不強大的日本帝國根本無法在對中國進行入侵作戰的同時再針對蘇維埃加盟共和國的軍事行動。從這裡衍生的判斷肯定了一件事,日本帝國針對蘇維埃加盟共和國的策略是提防而不是進攻,所以德意志那些將領的“東西合擊”的確是一廂情願。
“……現在日軍在南亞用兵,由日本進攻西伯利亞的協議已經不可能實現了。日本又在大力拉攏暹羅,我猜想這一舉動針對德意志大於針對盟國。盟國在南亞的軍隊不堪一擊,事實也證明盟軍一直在收攏戰線,日軍的入侵併沒有遭遇激烈的抵抗。日本拉攏暹羅看似是在針對盟國,實際上可以肯定是在提防我們的亞洲派遣軍大肆在南亞大肆擴張。”
“……我們的海軍面對日本海軍時本來就沒有優勢,暹羅海軍一旦再加入日本帝國那一方,那麼我們必將遭受不可原諒的壓制。如果海面被日本海軍和暹羅海軍控制,我們的亞洲派遣軍將完全失去來自歐洲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