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2 / 4)

小說:大唐探幽錄 作者:無組織

指揮若定。

那會兒他雖然就站在她的旁邊,卻也禁不住就像是底下的萬千百姓一樣,需要仰望才是。

林侍郎自詡從未見過這般盛況,從未見過百姓們對一人如此心悅誠服,但忽然他又覺著這場景有些熟悉。

他一直想不起是在哪裡見過類似。

直到有一日上朝的時候,他站在文武百官之中朝上禮拜,那一刻,心底恍惚又浮現括州的那一幕……

——何其相似。

這才恍然,原來這份似曾相識,在此。

………

“鳳凰于飛,翽翽其羽……”

一支細小的紫毫從雪白的宣紙上劃過。

圓潤順滑的線條,一筆筆地描摹而過,不知過了多久,一個盈盈含笑的少女,躍然紙上。

她身著一襲大唐獨一無二的女官官服,袖口的鳳羽,栩栩如生。

“鳳凰鳴矣,於彼高崗……”

喃喃低聲,宛若耳語。

而持筆之人凝眸,那一筆一畫的線條,都倒影在清明深邃的星眸裡。

驀地他似醒悟了什麼般,猛然停筆,大手張開,像是要將這幅畫抓起揉碎,但看著手底下那個人的臉也因此而輕輕皺起,那手卻又不忍如此般,忙不迭放開。

第202章 司其職

就在阿弦於高臺之上; 藉助百姓們之“水”漲船高,制住張勱等人時,領命偵理宛州客棧焚火一案的狄仁傑才進城門。

狄公跟大理寺眾人剛進括州城; 就發現城中氣氛不對; 又見百姓們扶老攜幼紛紛往刺史府方向而去,他們順著人流而行,正趕到現場,目睹這一幕。

狄仁傑一行之前在宛州查案; 也已證實其他兩名死者並非阿弦同林侍郎; 本不必前來此處; 但將案情回稟京都後; 天后卻又命他轉道括州。

一路上秋雨連綿,眾人披星戴月急趕而至; 卻想不到迎接他們的是如此好戲。

狄仁傑望著遠處那站在桓彥範跟林侍郎之間,身著官服卻略顯嬌小的身形,笑對身邊人道:“你們可曾見過這般場景?”

隨從諸人均都瞠目結舌。

忽地有人道:“狄公; 這是不是有些太過了?身為欽差居然假死隱匿; 又在此處說了許多……大逆不道的話; 若是給二聖知道; 只怕……”

“只怕會因此獲罪麼?”

“正是。”

狄仁傑道:“你們可知道; 天后因何派了一個才方七品的戶部主事為黜陟使?”

眾人搖頭。

狄仁傑道:“因為她是個女子,也因為她……有這份能為。”

眾人面面相覷。

狄仁傑沉聲道:“宛州之事已經查明,是有人故意要暗殺欽差,在這種險要情勢之下; 十八子並未懼怕,並未因此而掂掇不前,她反而反其道行之,離開了禁軍的護衛,自己帶人闖到括州。這份膽量勇氣,試問你們誰會有之?”

有人疑問:“但是這樣豈不冒險?若是路上有個萬一,豈不自斷後路?”

“她從沒有想到過後路。”狄仁傑淡淡回答。

那問話的人無言以對。

旁邊一人道:“但是這樣做,是不是犯了欺君之罪?畢竟陛下跟娘娘都以為他們葬身火海,才命我們前來偵查的。她既然無事,就該迅速稟明朝廷,就不必我們忙亂一場了。”

狄仁傑緩聲說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比如方才我們進城前後,一路所見的種種慘狀,你們覺著,還要慢慢地回覆朝廷,再按部就班地等候朝廷旨意麼?不必說是這一來一回,就是你我在這裡說話的功夫,只怕就有受災的百姓痛病凍餓而死!”

這瞬間,均都默默。越發顯得前方的百姓們群情澎湃。

狄仁傑見眾人都啞口無言,複道:“所以說,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

他回過頭來,重看向前方的阿弦。

這時侯,天際仍有陰雲籠罩,周遭又寒鴉不時地掠過,但是隻要看著那道看似渺小的身影,就讓人的雙眼之中,也似有了一團灼熱的火焰。

狄仁傑若有所思地說道:“我想,我已經知道了天后任命女官的用意。”

周圍眾人不由也隨著看向前方的阿弦,不解。

只聽狄仁傑嘆道:“世間有女子如此,所作所為讓鬚眉男兒都自嘆不如,我等見了,豈不羞慚?豈不自惕?諸公,不要再在意十八子的女子身份,更不要再因此小看、貶低她。你們所要留心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