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部分(4 / 4)

小說:大唐探幽錄 作者:無組織

曄私底下面見武后,以吏部之人折損的藉口,請求調他前往。

然而武后拒絕了。

武后雖未明說,崔曄卻隱約猜到皇后的心意。

只怕跟今日在朝堂上,武后並未允許袁恕己請纓前往的原因是一樣的。

………

其實崔曄也在檢討自己。

前去拜請武后的時候,他在進宮的路上徘徊很久,理智告訴他:不要去。但是另一方面,心裡那團火卻發出怒吼似的,煎熬著他,逼迫著他。

就像是之前那次,因為敏之跟武三思之事牽扯到阿弦的時候,他明知自己不該出聲,卻仍是明知故犯。

這種反常,讓他內心更加焦灼。

在袁恕己罵他不配當阿弦的阿叔之時,崔曄的確也是這樣想——如果他跟阿弦的關係能夠“淡然如水”一些,也許他絕不會犯下令他自己也覺幼稚的那些紕漏錯誤。

方才他一目十行急切瀏覽,心也隨著浮沉起落,直到目光被這一行字緊緊地黏住。

跟窺基法師有些淵源,窺英……

他的心情本來是表面晴空萬里,內裡卻掩藏著漫無邊際的雨雲雷霆,卻在看見這一行字的時候,春風拂面,豔陽高照。

………

——“‘窺英法師’,這名號,虧你是怎麼想出來的。”

範縣縣令的公文遞迴長安的時候,阿弦跟桓彥範一行人早已經過了襄州半途。

靠著先前從範縣縣令那裡“詐”來的一點錢,買了一輛板車,三人搖搖晃晃地上路。

桓彥範原本不大懂這“趕車”的勾當,幸而阿弦是個能手,桓彥範看她趕了幾回,很快學會。

三人又換了尋常百姓的衣裳,看來就像是一家三口。

蜿蜒的山路上,桓彥範一邊揚鞭,一邊回頭看阿弦。

阿弦笑道:“當然是要借窺基法師的大名,這樣才好說服那縣令啊。”

先前阿弦先說服了桓彥範,來到範縣縣衙。

因林侍郎在車上顛的骨頭都散了,便在外歇息,只他兩人報名求見縣令。

縣令正吃晚飯,聽有人又性命相關的緊急大事稟報,不太情願地放下碗筷走出來,卻見堂中站著兩名看似面嫩的少年。

縣令具有世人以貌取人的普遍特質,又相信“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心裡先有兩份不樂意。

因問他們兩人來此作甚,阿弦便將今夜暴雨之事告訴,又懇請縣令快些將百姓遷移。

誰知縣令聽了,冷笑一聲:“哪裡來的妖言惑眾之輩?當本縣是三歲小兒麼?無理取鬧無稽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