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微服出巡。”王況只說了這一句,徐國緒就明白過來了,不再吭聲,而是轉頭吩咐自己那幾個聞訊趕來的護衛:“你們把刀兵都解下,放在房內,跟某家去。”聖人既然是微服出來,帶的人絕對不多,所以自己的護衛就不能帶刀兵,只能是由聖人自己的護衛帶刀兵的。
王況不怕李世民來,相反的,王況還是更希望李世民能有空多出來轉轉,多看看多聽聽,這樣就可以瞭解到許多他在宮裡面瞭解不到的情況,百聞不如一見,許多事情,傳來傳去,其起因,其轉承就會因為一些細節的東西在傳的過程中被遺忘而導致最後會有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來。
魏小五的人能趕在李世民到東治前就報到王況這裡,已經是難能可貴,就算是他們晚李世民半天一天到東治港,王況也都不會驚訝。原因很簡單,魏小五手下的人並不能認得李世民,就算是有曾經跟李世民出征的老兵,那也都是遠遠的見過幾次,而且那時候李世民年輕,現在年紀大了,體形外貌等都變化了許多,除非是曾經親近之人,否則是很難認出來的,可李世民曾經的親兵,如今也都是富貴人家,哪裡可能是魏小五招攬得來的。
這還是李世民這次帶了李治小子出來,有那曾經去長安,在建安侯府見過李治的手下看到了,再看李治對李世民的恭敬樣子,這才猜了出來,然後是上報,然後是著人去長安探聽個究竟,這一來一回就駝′誤不少時間,再接著就是要確認皇帝這是要去哪,這中間又要去掉不少時間。
事實上,魏小五也沒想到皇帝會一路向南,而且是行進得很快的,因此他原來並沒有打算報告給王況知道,皇帝出巡,本是常事,只消得事在每旬的例行上報中說下就是了,但當李世民一行人過了大江之後,魏小五這才意識到皇帝可能就是奔建安或者東治港而去了,只因這些年裡,整個江南最為奪人眼球的地方就只有這兩處。所以,這又耽誤了不少時間。這些都是王況能猜測到的,就換做是王況自己,也未必能有魏小五這樣的反應速度。
再者,魏小五的手中,還是以馬車居多,拉馬車的馬自然不可能是多好的馬,就算是單騎的馬,不要說和李世民的大宛良馬比,就是和王況家裡的幾匹五花馬也是沒的比的,李世民所騎者,可以日行千里,而普通的馬,就算是健馬,能日行五六百里就已經非常的難得。所以這幾下裡一綜合下,留給魏小五手下人的時間就非常的緊,還得虧李世民畢竟是九五之尊,不可能總這麼一路上策馬狂奔,還是要休息的,就算是他身強力壯,他的護衛也不敢讓皇帝如此的勞累了。
所以這才給魏小五的人追上並且趕在李世民到東治港口創造了可能。
李世民的出巡既然是微服,自然是對目的地有保密的,好在他們這一行人很是醒目,一路上打探下有沒這麼一行人路過,魏小五的人這才能在最後關頭,追上了李世民,並且也不敢就這麼超越過去,而是繞小道提前到東治港來。
同樣的,也正是李世民的微服是秘密的,所以王況和徐國緒也都不能著官服,不過總不能邋里邋遢的去見李世民,所以王況才用了“更衣”一詞,以提醒徐國緒這事的重要性,一句更衣就能說明很多問題,若要是跟他說皇帝來了,現在在哪等等,又是要費一番唇舌,王況才懶得費這個力氣,一句話就能說明的事情,非要說一大堆,累不累啊。
徐國緒這回也回過味來,李世民的到來,將黃大不能及時回來等等事情的原因全都解釋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的了,不過他也想不出來,為什麼皇帝會毫無徵兆的就突然殺過來,難道是不放心二郎?或者說對二郎起了防備之心了?不過這個念頭也只在他腦中閃過一下而已,皇帝對王況的信任程度並沒有作偽的地方,他曾經也跟在李世民身邊多時,對皇帝的心性瞭解比那些相公還要深,就連破口大罵皇帝的魏徵魏老頭都得到那麼的重用,何況王況這個不棧戀權位,又對大唐天下有這麼大貢獻的人呢?
第五七四章 換個握刀的人
還是二郎聰明,只貪錢,但這貪錢卻又沒有做那違法亂紀的行為,都是光明正大的一厘一厘的賺來,可以說,二郎身的最大缺點就是貪圖錢財了,嗯,還有那麼一點點的好色,不過在好色這關,還能把持得住,迄今為止還沒見過二郎亂來的。有缺點的人,那就是有軟肋,可二郎這個軟肋誰能捅得動呢?送錢財?想都別想二郎動心,二郎只要願意,不要說日進斗金,就是日進萬金那也是勾勾手的力就可以做到。徐國緒左想右想,給王況下了這麼個評論。
王況並不想裝,他也犯不著裝,但是李世民到來,以王況目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