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皇帝也是沒辦法,既然是他親口說出的承諾,那就得兌現,當時說可以給王況封王的時候,李世民肯定沒有想到王況竟然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達到如此的高度,若是王況的臉皮夠厚,王況的功勞早就夠封王了。
相反的,反而還是上柱國的勳位還更實在一些,雖然王是正一品,而上柱國才不過是個正二品的勳位,但上柱國這一勳位可是從前漢時就已經存在了的,這個稱號在百姓心目中的分量自然要比那帶點玩笑性質的王爵還要重了許多去。
至於說特進這個散官,也是正二品,加上儀同府司,那就跟長孫無忌的開府儀同三司是一樣的了,這也是個變通,開府儀同三司這個從一品的散官,那是散官的主官,管理著天下散官,已經有長孫無忌在了,再來一個主官,這怎麼管理?誰主誰從?所以,就給了這麼個變通的法子,受長孫無忌的管轄,但在待遇上,卻是和長孫無忌齊平的。
王況依舊是爵,散官,勳位三位一體,算上管著鴻瀘寺的差使,實際上王況已經可以算是相公之列,而且還不是一般的相公,而是相公中數一數二的人物。不過這卻不是固定的,什麼時候王況不管鴻瀘寺了,那麼這個事實上的地位也就煙消雲散,就很像是中顧委的委員一樣。
見王況很是爽快的就受了王的爵,大佬們都鬆了一口氣,他們還真的擔心王況不受,如此一來,接下來的封賞可就難辦了,功勞最大的都沒得到什麼賞,你們這些次要的功勞者就別指望有什麼好封賞了,可以說,王況受不受封,影響的不是一個兩個人,而是十幾萬人呢。
既然有了一個王,那麼非皇族不得封王的慣例也就此打破了,李世勣因其在回鶻之戰中,兵損極少,又因將高句麗人的退路給截了,功勞理應是排在第二的,但是他擅自出兵打高句麗,雖然有很好的藉口,但明眼人都知道,那不過就是個藉口而已,高句麗人對付南邊的河北軍隊都手忙腳亂的,就算是回鶻人被打得一兵一卒都沒了,高句麗人也不敢在這個時候進犯回鶻呀,回鶻人幾乎可以說是全民皆兵,孩子五六歲就能縱馬馳騁,婦女老人也是不差的,要是把回鶻人惹惱了,他們就腹背受敵,傻子才會這時候幹這等傻事呢……)
p
第七二五章 大封賞
因此打高句麗一事上,李世積就變成了無功也無過,功過相抵,但這話誰也沒提,心裡清楚就知道了,是以,李世積依舊是他的國公,不過是從幷州總管升為了幷州都督而已。
排在李世積之後的便是秦瓊,這回他再也推辭不掉國公之位,被封了個護國公的爵,排名在程知節和尉遲敬德之前,而李業嗣及秦懷玉和王霖泊三人,功勞大致相當,在護國公之後,秦懷玉因以一人之力,平六詔,定吐蕃而被封了陳郡公,雲麾將軍,從三品上,秦家也因此而成為李唐立朝以來第一個一門雙公的門第,這個誰也沒得話說,六詔之地,只有秦懷玉是最合適的人選,不僅是因為他的脾氣,還因為秦家自前晉始,就是聲名遠播,多出賢能,邊夷之族,最是服英雄之輩,秦懷玉這是好鋼用在了刀刃上,換任何一個其他人去,都不大可能如此容易的就平了六詔。
而平六詔偏偏又是定吐蕃的前提,如果從正面進攻,雖然如今大唐也能召集起幾萬已經適應了高原反應的將士,但正面的衝突,必定是血流成河,所耗頗巨,吐蕃不比高句麗。高句麗之地,哪怕再不會認路的,只要閉著眼沿河流走準沒錯,而吐蕃之地,許多地方在冬天是硬地,而天氣一轉暖,馬上就是沼澤,有時候頭晚還好好的,就算是萬擔之貨在上面壓著也沒事,但第二天,還沒等你走出來呢,馬上就陷下去了。
李業嗣和王霖泊都封了個縣候,李業嗣這一次從從三品下的歸德將軍升為正三品下的懷化將軍,而王霖泊則直接升到了從三品上的歸德大將軍,統領大唐水軍,而建州水軍從這一刻開始,正式更名為大唐水軍,下設瀛州水軍。管轄渤海以北海域;建州水軍的名號依舊保留著,管轄東海以南,瓊崖以北海域;建南水軍,管轄建南以西。瓊崖以南的大巽群島海域;建東水軍,管轄建東以東及元洲海域。
另又從建州水軍的編制中抽調了四艘大樓船,十艘小樓船到新歸大唐的波斯灣新城,那個城被命名為定西城,波斯灣海域還是歸新的建州水軍管轄,以後所有新設立的水軍,都從建州水軍出。這就從律法上確立了建州水軍作為大唐水軍的母體地位。
在此基礎上,王況乾脆直接在朝堂上將天下地理的大致給畫了出來,正式提出太平洋,大西洋和天竺洋這三大洋的名稱,提議在合適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