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部分(2 / 4)

小說:食王傳 作者:津鴻一瞥

漁民們見過最大的官,也不過是遠遠的看見王霖泊而已,就連縣令,他們也沒得機會說一句兩句的這還是在東治港,他們和官兵及衙役們的關係有如建安人一樣絡,要換了其他內地縣裡,就是見個鄉長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等到王況他們登艨艟走了之後,漁民們就將尕娃圍住了,七嘴八舌的打聽王況的來歷,娘咧,連王將軍見了都要客客氣氣的黃將軍,都是對那小郎子的話是俯首貼耳的,這是什麼來路哇?

尕娃子就是不說,憋了半天,實在沒招了,就低著頭,從人群中擠出一條縫來,一溜煙的跑了,遠遠的留下一句話:“老爹,俺去幫玫玲砍點柴火去。你們也別打聽了,聽俺的沒錯,真要能讓你們知道,幾天後就都知道了,你們不都聽得分明的麼?小郎君是不想那些剛剛跑了的外番人知道他來了。所以你們就莫要再問了,老爹呀,您可能猜出了點什麼,但也求您老人家不要亂說。”天都快黑了,去哪砍柴火啊,這小子找藉口也不是這麼找的,聽得那些個漁民哄的一下全都笑了起來。

什麼人能有那麼大的能力,讓一個在建安的人不走就是不走?在其他地方可能很多,但在建安,大抵也只有那麼有數的幾個,加王況的年齡,果老爹還真的心裡有了答案,現在聽的尕娃子囑咐他,不由得笑罵一聲:“這小子,還沒娶親呢,就開始管起老漢來了。”話音裡透露出那麼一絲絲的得意和欣慰。

王況是個很特殊的存在,以他現在的二十多歲的年齡,再是稱呼他小郎君小東家之類的就是不大合適,但王況臉的微笑,總是能讓見了他的人,都會自覺不自覺的稱呼他一聲小郎君小郎子,總讓人覺得要這麼叫才顯得親切,這也是對王況的一個認同感,王況不同於其他世家子弟,也不同那些苦讀出仕的寒門子弟,二十歲不到就是一付老成的模樣,不管心性是不是好的,但常年養成的習慣,總使得他們在百姓面前都不大笑的。

可以說,過了束冠之年,還會被人在稱呼前面冠以一個“小”字,這就是王況獨享的百姓對他的認同,可惜這個小漁村除了和東治港的往來比較頻繁之外,和其他地方並沒有多大的交流,而王況又是第一次來東治港,要換成了在建安,只要有人說“有個二十多歲的小郎子”之類的話,建安人馬就能聯想到那說的八成就是他們的小東家。

不提小漁村因為尕娃得了果老爹的認可,同意了這門親事而沉浸在一片喜氣之中,小小漁村,大家都是鄉鄰,一家有喜,那就是全村有喜

在日頭完全的沒入了海平面下後小半時辰,王況他們就回到了東治港,港口的守兵早得了王霖泊的吩咐,見到艨艟回來,就一人跑去飛報,另一人領著王況他們往水軍大營裡面趕,徐國緒還惦記著他那一大盆的花蛤,就拉了一個守兵,讓他把花蛤端回驛站裡去,並讓他通知黃而娃準備好碳火等等燒烤的物事,準備晚回來好好的享受享受。

富來分號的掌櫃也挺來事,既然是將大宴改在了水軍大營和船廠之間,他乾脆連帶著把水軍將士們也邀請了過來一起參加,幾千人是請,一萬多人也是請,沒什麼區別,所區別的無非就是食物夠不夠的問題,人手方面是根本不用愁的,水軍的各火都有伙伕,加這次招募出海的人裡,有不少人就是因為身具烹飪技藝而被特招了進來的,再加跟那些酒樓的說合說合,讓他們多出點人手過來幫忙,幾下裡,人手也就湊齊了。

食物也不缺,身處海邊,還能少得了吃的?不說別的,就是那海邊的沙灘裡,隨隨便便的一挖下去,那就是一大堆的東西,還有礁石的牡蠣等等,更別說漁民們每次出海回來總要給水軍將士們送來那麼多的海獲了,要說少,也就是菜蔬少了些,但也沒什麼打緊的,大宴麼,少吃點菜蔬,也就是一餐,沒什麼大不了的。

船廠有三千多人,水軍下在營地的一共有六千多人,另有三千多的兵士不是駐紮在建東的各島,就是往來巡邏在建東到建南和東治的這一條航線,扣掉守衛值日的將士,滿打滿算也有六千人用餐,加募集到要跟了船隊出海的人也有一千多號人,一共就有一萬一千多人聚集在大營和船廠之間的空地聚會。

但真正用餐的可不止這些人。

第五五四章 拽拽的夥計

王霖泊不是一個出色的將領,但也不是個窩囊人,一個能把親民工作開展的如此有聲有色的人,怎麼可能放著那些守衛的兵士在那站崗看著別人吃自己喝西北風呢?他一聲令下,所有將官都是先草草的吃一點填了肚子,然後去把那些哨兵都換了下來,這個舉動贏得了水軍兵士們一片的喝彩聲。

然則這些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