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回去送給父皇。
晚間酒席上,李恪卻是不坐自己的座位,而是跑了過來和王況他們擠一桌,還要嘟囔:“這餐酒菜貴,讓他們多吃些。”
李恪一來,這席位次就發生了悄然變化,原本是黃良背北朝南坐的主位,王況在其右邊次位,李業嗣左邊,其餘的就按著品級的大小排。結果李恪一跑過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擠到末位坐了起來,其他人只好跟著動,黃良和王況挪到了李恪左右,臨時的變李恪的座位為主位,好在這個也簡單,把李恪背對著的mén給關上,再把李恪面對的窗戶開啟了就是。座位的主次,最嚴格的主位就是背北朝南,但這時候只能是南邊的mén窗開著,若是隨便些,那就是面對mén或窗的是主位,以mén優先。
因為這中間臨時的加了個李恪,王況就叮囑自己的三家酒樓,再多做一兩道上來,當然了,這也是要裝模作樣的十家都吩咐了下去的,只是加了句大家量力而為,王況可是知道,這時候的廚師,大多也只有一兩樣拿手的菜餚是當做密技傳下來的,其他所會的,基本上也沒什麼特sè,在這樣的席面上委實拿不出手,你要讓他們再多做一道兩道,確實是為難了他們,誰能像富來客棧,建林酒樓和山外山一樣,幾乎每個廚師都能拿出十幾個拿手的。
而杏huā村,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酒了,兩道菜就由富來客棧給他補上,大家也都知道杏huā村掌櫃的是稱王況為師父的,雖然王況沒應過,可也沒否認過啊,所以富來客棧總廚孫嘉英算起來是他的師兄,師兄幫著師弟做兩道菜,也是沒有絲毫可以指摘之處。
可以說,基本上富來,建林,山外山這三家酒樓裡的絕大部分菜拿到其他酒樓去,都有資格去爭一爭鎮店菜的位置,富來有的,其他兩家基本都有,除了一些因為地域限制的食材除外,比如說泥鰍芋子,其他兩家是做不出來這個味道的,而建林酒樓的羊湯,富來和山外山也是做不出來那種地道的味道,原因很簡單,長安和洛陽的泥鰍沒建安的好,說建安,就是和唐興隔了個仙霞嶺的須江,那裡出的泥鰍就不行,硬,沒法做到入口即化的效果,建州的泥鰍煮的泥鰍芋子湯,那泥鰍是可以連骨連腸都吃下肚去的。同樣,建安這裡也沒長安那出的羊好,長安和建安的麵粉又沒洛陽的好。可以說,三家酒樓,大致相通,但又都有自己的特sè。
因此上,知道王況對這個吳王很是上心,這次孫嘉英就把王師傅給拉了來,做泥鰍芋子,這道菜,富來客棧裡,就數王師傅做得最是地道,其他人,就連孫嘉英也趕不上。
當初說好了的是二十道菜,等到二十道菜上滿了,大家也都吃得差不多了,卻不料又連上了幾道來,那些拍得席位的一細想,敢情咱是沾了吳王殿下的光了,多吃到了幾道美食,心裡都道這次值得,下次,要是沒個大人物來,估計說是二十道,那就肯定是二十道的了。
喝到高處,就有人壯了膽跑到王況這席來給李恪敬酒,李恪也都笑著一一的應了,這讓其他人一看,啊哈,吳王可沒端架子,趕緊的,某也去敬上一甌,等回去了,在族譜上添上一筆,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人與吳王共飲。這可絕對是光宗耀祖的好事。
好在人不多,不過二十多人而已,大家都知道節制,都是抿一口意思意思而已,酒是杏huā村的酒,這酒喝著甜口,絲絲入喉,沒有半點不適,尤其是溫過的酒,喝上一口,就從頭暖到腳,暖洋洋的,舒坦至極,讓人忍不住還要再喝,但這酒的後勁大,三天前的流水大席上大家都見識過了的,就有個酒客,喝了一碗酒下去,可能覺得沒過癮,緊接著腆著臉又要了一碗灌下去,然後沒事人的和同伴說說笑笑,可沒走多遠,卟通一下就倒在地上呼呼大睡起來。
所以,知道這酒後勁大,可沒人敢冒著把吳王殿下灌醉的危險,誰知道殿下醉了後,會不會耍起酒瘋來,到時候翻臉不認人,那就是叫天天不應了。
他們不敢,可不代表著王況和程處亮,尉遲保瑋幾個不敢,加上李業嗣,長孫煜,這五個人是輪流著上,把個李恪灌的暈乎乎的。這還是因為秦家的子弟是遠房的,只在建安做了個小吏,還不夠資格上桌來,要是夠的話,加一個人,絕對能把李恪給灌趴下了。
王況就是想把李恪給灌暈了,讓他在建安多留個一兩天,從他之前的行事風格來看,說不準,隨時就能悄沒聲息的走人,把他灌暈了,明天再找個機會,和他單獨聊聊。
王況也喝得有點高,自己都忘了是怎麼和李恪道別的,也忘了是孫嘉英還是程處亮把他扶回家的,只知道進了mén後,扶著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