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後悔”
“好,既然如此,你先跟著孫總廚一個月,若是有烹食的天賦,某就收了你這個徒弟,若是沒有,你還是回去讀你的書,考取功名罷,做任何事,都是需要天賦的。”一個人,要在某個領域有所建樹,絕大多數還是靠的天賦,你有這方面的天賦,你才能做得比同樣條件下的人好。王況從來就不信什麼勤能補拙是一劑萬用靈yào。
勤能補拙也不是完全不對,而是這是有個前提條件的,那就是大家彼此之間的天賦沒什麼大的差異,在這個條件下,你才能說勤能補拙。同時,這還要受到另一個條件的制約,那就是你背後的支援力度,這個支援,有的是財力上的,有的是權力上的,有的是環境上的,有的是名聲上的。
甚至於,你是不是正處在一個特定的背景之下,都能影響到你的成就,你把曹cào放到盛唐試試?估計他充其量也不過只能成為個小有名氣的人而已,或許歷史的長河很快就能將他給淹沒了,所謂時勢造英雄罷了。
就正如林荃淼,在仕途上可謂是一帆風順,他在讀書上的天賦只能算是中等,但因為有了王況,因為有了被王況影響下的格局,他一到了長安,沒多久就被捧為才子,高中前三甲,就連做官的也比別人高了許多。
但凡功成名就的人,大多肯定是不願意讓人知道其實他的成功,有許多是來自與背後的支援,總是會在潛意識裡把自己的成就大半歸功於勤奮之上的,王況自己就知道,如果他還是在後世,如果他還是處在那樣的一個背景之中,他不過是茫茫沙漠中的一粒黃砂罷了。
甚至,即便是穿了過來,假如沒了孫銘前一開始的大力支援,自己或許,依舊還是隻能是個默默無聞的乞兒,最多,不過是個有點名氣的廚子罷了。自己所掌握的後世的知識,在這盛唐,就是一種天賦,換了個人來,或許能比他做得更好。
換言之,祖沖之有數學的天賦,李白有做詩的天賦,李靖有統兵的天賦,這些人,都是適時的發現併發揚了自己的天賦,才能有所成。假如讓祖沖之去帶兵,讓李白去搞數學,讓李靖去做詩,情況就大不相同,後世和諧太祖,打天下很能,但搞經濟就未必行。
這個叫平盛田的壽州來的書生,家境並不好,這點從他阿孃給他縫的袍子的料子選用上及名字上就可以看得出來,做母親的,總是把最好的留給子nv的,而他身上穿的粗麻布袍子,估計就是他們家最好的衣服了,至於那件他包袱裡的好衣服的來歷,王況已經知道,那是別人資助的。而盛田這個名字,就知道他父母迫切希望有田,有多多的田,假如是個大富人家,田產已經不少了的,絕對不會給他取這麼一個名字,而會給他取個寓意高升啊,當大官啊,飛黃騰達之類的名字,這跟希望有個兒子的,把nv兒取名叫招弟是一個道理。
而他年紀,僅比王況大一點而已,就已經考取了秀才的功名,所以王況斷定他在讀書上的天賦,至少是中上水平,比之於王冼甚至林荃淼還要強上不少。因此,只要他肯定下心來,加以鑽研,再有人給他像王況培養王冼一樣的支援力度,以後至少也能hún到六品五品官的份上,要是他再能有王冼一樣隨機應變的能力,爬得更高點也是沒問題的。簡單的說,就是假如他是在王冼的這個位置上,王況絕對有把握將他“培養”成shì郎尚書這個位置上。
所以,如果他在烹飪上沒什麼天賦,或者說天賦比之於孫嘉英差不少,王況不想就這麼誤了他的前程,天賦是一回事,喜歡又是一回事,喜歡一行並不代表你有這行的天賦,有某方面的天賦也不代表你喜歡這個領域。
如果說家境不錯的,那自然是喜歡哪一行就幹哪一行過的舒心如意,但要是條件不允許,你就只能選擇你有天賦的那一行去做,改變你自己的命運。這是一種責任,對家的責任,對家人的責任。(舉個例子,關關有寫作的天賦,他也發現了自己的天賦並且喜歡寫東西,但同時,他又比其他人努力,所以,他有了現在的成就,但假如,關關還是隻做他的銀行職業,那麼,估計哪怕再努力,他也不會有如今的成就;幸運的是,關關有寫作的天賦,同時,他也喜歡寫,又去努力了,又有了書友及網路平臺的認可和支援,四者皆備。假如說關關喜歡寫,也有天賦,但卻不去努力,也是達不到現在的成就的。拿關關開個玩笑,關關莫拍哦。)
王況肯收平盛田下來的原因除了他對阿孃幫他縫的袍子的珍惜程度高外,還有就是這個平盛田是一路步行從壽州趕來的,先不說其他,就這個誠心,王況就不會趕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