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年俸這件事我是認可的,因為有獨裁官印章在上面,現在就剩下如此的選擇——要麼你們預設這筆賞賜兌現日期延後,要麼你們選擇現在退伍。”
當這個選擇一擺出來後,十軍團又集體沉默了,他們接著開始議論紛紛,各種各樣的想法都有,但李必達思索了會兒後,便又大喊道,“我看這樣好了,十軍團我批准休假一年,但這年的年俸還是照發無誤,你們可以與八、九、十一軍團一起,暫時返回羅馬、坎佩尼亞、伊特魯尼亞等地的安置區,與家人團聚,或者將在這兒娶的女人帶回去,也能夠稍微照顧下‘莊稼’,播散後代。至於賞金問題,等到獨裁官閣下返回羅馬城後,也就是來年時刻,再加以解決,你們覺得如何?”
看來這樣也不失為個辦法,軍團上下官兵經過商議後,也算“接受”了騎兵長官的仲裁方案,反正凱撒與克萊奧帕特拉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再度出現在大夥兒的面前。
七月份“無花果節”時,李必達集中了所有的船隊,運載四個軍團離開了亞歷山卓入海,此外他還代理獨裁官向各地區的營地釋出敕令,調動他事先承諾好的那三個軍團回義大利休整,其餘各個軍團暫時按兵不動,維持當地的秩序,自己則帶著三個軍團,前往阿非利加。
中途,三個軍團在“五城之國”昔蘭尼拋下了錨,李必達有意要求每名兵士都參觀了這座脫胎換骨的新生城市,被改名叫做“提姆加德”地方,繁華的齊俄島港口船塢,巍峨的狩獵女神廟,井井有條的劇場、體育場、市政廳、集市和聚會廣場,龐大的茜草印染工場,還有鱗次櫛比的老兵安置屋舍,每處都配備的水管、溝渠,還有區域性的公廁、浴室。
這是種無言的激勵,幸虧十軍團沒有隨行,不然他們絕對會抱怨,身為正規軍團退役後的待遇,還正不如騎兵長官的私人輔助軍團。
第32章阿非利加(中)
在薪酬這方面,李必達做的和凱撒完全不同,獨裁官喜歡在戰前鼓舞士氣時,下達些誇誇其談但又飄忽不定地承諾,有時候金額大的嚇人。但反觀李必達,他帶領的六軍團,原本就已經在薩丁尼亞島建好了退伍安置區,而幾個輔兵軍團序號的,每次發餉時都不是足額的,也即是說,兵士委員會的金庫強行扣除了百分之三十左右,即便不少兵士多次報以抗議,但李必達依舊我行我素,“本來輔兵軍團都是應該沒有軍餉的!”這就是他對兵士的大殺器。
當然這扣除下的百分之三十,李必達並沒有中飽私囊,而是如同現在的年代那樣,將它們以“轉移戶頭”(這種虛擬交易,在古羅馬時代已十分普遍)方式,撥歸給約瑟夫的猶太商會經營增殖,將來統一在兵士退伍時,充當安家和養老的費用,這樣的風險就遠比凱撒的屬下要穩當得多。
昔蘭尼加與對面的迦太基,恰好就像兩隻遙遙相對的犄角,中間是凹進去的利比亞海岸,既然不是從西西里島直接進發,那麼李必達便沒有理由直接跑到犄角的另外邊去,更何況在那裡,還有他最討厭的,和最討厭他的庫里奧,在那兒的“高乃留斯舊營”(當年小西庇阿攻擊迦太基時的營地)駐屯。
根據李必達派出的情報反饋,從科庫拉城潰敗下來的拉賓努斯、萊利阿斯,外帶“拉洛科尼亞”軍團(馬其頓行省的第一軍團),正駐屯在利比亞海岸縱深處的澤塔。相傳他們還得到了努米底亞國王朱巴的騎兵增援。另外還有支艦隊停泊在克爾基島上。似乎龐培對自己的出現早有準備,專門叫拉賓努斯在澤塔一帶攔截自己似的。
而另外,龐培本人與圖拉斯、阿弗拉尼烏斯等將佐,親自統帥四個軍團,及從阿非利加徵募來的數萬輔助兵馬,包括努米底亞標槍手、茅利塔尼亞騎兵,及上百頭巨型的戰象,正在以烏提卡城為中心。與登上海岸的庫里奧對峙。
“我方擁有海軍力量上的優勢,那就在萊普提斯一帶上岸,建立穩固的基地後,再對內陸的拉賓努斯所部進行試探性攻擊。諸君不要畏懼,要知道萊普提斯距離龐培所在的烏提卡城,足有三百羅馬裡的距離,龐培的主力是很難出現在我軍面前的,再加上今年昔蘭尼的小麥豐熟,我方完全不必為了後勤問題而擔心。”李必達很有信心地如此說到。
隨即,昔蘭尼加的整個城市都飛轉起來。大型的貨倉街區上,奴隸與僱工們正在川流不息地揹負著糧食。齊俄島上駛出的船隊齊齊划著槳,前往新城更為巨大的碼頭上裝載起給養。負責馬政的託拜厄斯,給軍隊重新補充了許多健壯的駿馬。而李必達的艦隊,不但擁有麥克米倫的紫帆艦隊,也得到了希提烏斯、艾丹吉斯與蓋博的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