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3 / 4)

小說:傲氣凜然 作者:孤悟

問他們的看法和湖南各界的反應,再給廣州的許部長去電告知……兆銘,你負責聯絡上海分部和江浙分部,探查一下北洋一系和歐美各國的反應,這事要快!”孫中山的反應極其敏銳。

蔣介石和汪精衛匆匆離去,孫中山示意鄧鏗等人坐下,想了想,和藹地問道:“諸位對川軍的舉動怎麼看?”

身材瘦小一臉正氣的胡漢民隨口就答:“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啊!”軍不顧之前各方達成的默契,在湖南局勢尚未底定之前,悍然揮師攻佔武漢的西面屏陛潛江,無異於公開宣佈他們霸佔湖北的野心,這絕不是孤立的事件,很可能是四川軍政兩界和迅速壯大的民主黨中央的一致決定,如果四”方面的軍事行動得不到遏制,整個,局勢將會一發而不可收拾,全面內戰很可能因此而爆發。”

“報告大元帥川軍總司令蕭益民將軍的來電……”

機要秘書將電文雙手呈上,退後一步,轉身離去。

鄧鏗和蔣介石後腳就到,蔣介石手裡拿著幾張電文快速送上,顯然是透過剛剛啟用的新電臺獲得的。

孫中山看完所有電文,終於大大地鬆了口氣:“諸位,川軍第四師的兩個旅正在撤出潛江,返回宜昌,鄂軍將領石星川率部接防潛江,蕭一鳴的兩份電報,分別對潛江一役做了詳細解釋,雖然理由聽起來有些牽強,但還是很有誠意的。

“此外,湖南的譚祖庵和程潛二位將軍,對此並未有太大反應,他們都一致認為:川軍的行動不會有任何危害,他們的來電讓人感覺好像他們早已知道事情的結果了。”

鄧鏗疑huò未解:“會不會是yù擒故縱之計?川軍三巨頭蕭益民、包季卿和王陵基都是足智多謀之輩,從兩次川滇戰役和川軍揮師宜昌、再到悍然派兵強佔大冶等等一系列手段來看,下一步什麼可能都存在,我們不得不防啊!”

“不錯!說不定這是蕭痘民的投石問路之計,透過攻佔潛江,看看全國各派和北洋駐軍的反應。”胡漢民的政治敏感度確實很高。

汪精衛收起摺扇,非常從容地附和胡漢民:“展堂兄的分析很有道理,不知大家發現了沒有?一直以來,在我們的典論宣傳影響之下,川軍和蕭益民都給人一和橫蠻霸道、自sī自利、罔碩大局的印象,卻沒有多少人去注意蕭婁民本人。

“這個從茶館跑堂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大軍閥,其實擁有非凡的政治才華和眼光,幾年來蕭益民的一系列軍政論文和政治觀點備受中外政治家和軍事家矚目,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所以說,也許我們自己疏忽了什麼。”

眾人一愣過後,迅即陷入沉思。

汪精衛掃一眼若有所思的同僚,在孫中山鼓勵的目光中,繼續說道:“還有蕭益民的首席智囊……川軍總參謀長包季卿,此人非常低調,似乎永遠都躲藏在蕭益民的身影之後,可是根據本人在北京、上海與滿清王爺和北洋各級將領的交往中瞭解到,進士出身的包季卿遠遠被外界低估了,此人是個投筆從戎的儒將,曾擔任過廣州將軍府參軍、滿清駐日武官、滿清禁衛統領大臣、入藏軍左路統領等職務,無論是軍事才華還是政治能力都極為優秀,要不是滿清高官之間的內鬥,使其成為入藏軍失利的替罪羊,此人的聲譽絕不在袁世凱、奕等人之下:”

汪精衛停頓片刻,侃侃而談:“剩下的川軍副總司令兼川軍第一軍中將軍長王陵基,大家對他已經很熟悉了,此人素有智勇雙全的盛譽,軍旅經驗異常豐富。,軍在這三個人的率領下迅速壯大,已經取代了北洋軍,成為全國首屈一指的勁旅,足以體現這三個川軍統帥的能力,所以本人認為,是應該客觀看待川軍的時候了,之前我們對川軍和民主黨均報以敵視態度,那麼今後呢?如果真的與川軍和民主黨成為敵人,我們能不能留住與四川形成實質性結盟的湖南,恐怕都成為問題,更不要奢談北伐了,何況我們內部……唉!”

眾人震驚過後,一片沉默,就連孫中山也對汪精衛的突然表態深感驚訝。

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剛走沒多久的機要科長小跑而來,緊張地向孫中山稟報:“報告元帥,從湖南開來的警衛旅新兵團經過樂昌時,被駐守樂昌的黔軍護**第一師包圍繳械,新兵團憤然抵抗,隨即發生jī戰,結果是新兵團擊退黔軍,佔領了樂昌,隨即用電報向全國發出通電,控訴黔軍的暴行,以及黔軍軍紀敗壞、屠殺民眾的罪行……”

“什麼”

蔣介石霍然站起,其他各位軍政要員也都大吃一驚。

孫中山只覺得雙耳“嗡”的一聲,腦中隨即一片空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