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批將領是最初跟隨姜述者,如輔國將軍關羽、徵東將軍趙雲、徵南將軍太史慈、徵北將軍張遼、鎮東將軍徐晃、鎮南將軍魏延,鎮西將軍張飛、鎮北將軍張合、平北將軍樂進、徵虜將軍姜乙、鎮軍將軍黃忠、平虜將軍王越、領軍將軍典韋、護軍將軍許褚、右軍將軍姜丁、揚武將軍史阿、廣威將軍姜信、揚烈將軍臧霸、樓船將軍姜陽、綏邊將軍紀靈等,多是一軍主將,或是把持關鍵部門。
青州系與黃巾系相比,除了姜述以外缺少核心領袖,關羽、趙雲等皆各領一軍,只會效忠姜述。黃巾系不同,除了姜述以外,張寧就是他們的核心,張靖是繼承張寧的少主,是下一代精神領袖。
姜述對張靖期望很高,為他設計了兩條路線,一條是其餘兄弟經受不住考察時,讓他擔任儲君;一條是立別人為儲君,讓他在朝擔任要職,未來成為新君的左膀右臂。
張靖能得到姜述如此看重,首先因為張靖能力出眾,可以擔負大任,其次是張靖仁愛,對兄弟姐妹都很照顧,第三是張角當年留下的政治遺產,只有張靖兄弟才能繼承。
大齊立朝以後,沿習姜家習俗,也就是古齊國婚姻儀式,與漢朝婚前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步驟和操作方面皆有些改變。婚前禮之“問名”與“納吉”簡化,改“納徵”為“大徵”,以表明規模宏大。貴為皇子,大婚不用“親迎”,派遣宗正屬下官吏代為迎娶,稱為“奉迎”。與舊朝大婚最重要的區別,是“奉迎”前舉行“冊立”之禮,崇德殿女官枝兒宣讀太后詔書和皇帝聖旨,明確皇子正妻、平妻的身份。因有朝中職官推算良辰吉日,所以沒有“請期”這個步驟。
看過《三國小駙馬》的書友還喜歡
第二卷奪嫡篇VIP卷第369章張靖大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