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3 / 4)

小說:三國小駙馬 作者:閃啊閃

分寸大亂,是有意而為之。孔氏現身明處,則無法暗中使壞。公子讓姜丁擊傷其臉,也應是有意為之。孔氏得寵全憑几分姿色,若是其間蠱惑田家姐夫,或會另生枝節。孔氏臉部受傷,本錢頓失,于田家姐夫影響便弱到了極致。再則,少主並非魯莽犯險之人,敢行此事定是拿捏好了時間,不然不會如此巧合。”

再說田家莊園,田希見午時將近,讓家人準備酒菜宴請姜家來客。席間夫婦兩人詢問詳情,初時以為姜戰吹捧姜述,細問其間過程,才知姜戰所言非虛,田希夫婦不由對姜述另眼相看。

姜飛葉聽聞詳情,又索來口供仔細讀完,心中氣憤難平,宴席未終,便告辭出去,去後園折騰孔氏。姜飛葉近期被軟禁在內宅,直接被田希迎去客廳,不知莊門前姜述故事,待到見孔氏臉如豬頭,內心倍覺解恨,詢問左右其間細節。左右述說姜述怒斥暴打孔氏一事,姜飛心想孃家此番仗義出手,姜述身為九歲稚子,這般大義凜然,不畏兇險,不由感動萬分。

田希、姜戰皆為文士,討論完如何處置後事,不一時轉向詩文時政,姜述聽聞兩人暢談,不由勾起談興,不時插上幾名,言語皆能說到點上。待到後來,姜述以兩世記憶的觀點加入討論,讓兩人聽得目瞪口呆,到了後來,渾然如同學論道一般,兩名老文士與九歲小童討論得熱火朝天。

飯畢,小婢端上茶來,三人停下話頭,彼此各有所察,田希、姜戰對視一眼,同時發笑自諷。姜述不由心生悔意,心中暗下決心,以後絕對不能如此顯擺。

姜述方才討論文學,見解甚有獨到之處,田希已是生異,又聽姜述已能作文,問道:“可習詩賦?”

姜述本不想彰顯太甚,卻又想姑母此次遭受委屈,與姜家日漸破落大有關聯,否則他人安敢如此相欺?念及此處,姜述答道:“請姑父出題,詩作不佳,莫要取笑侄兒。”

“民以糧為天,以農事為題吟詩一首如何?”田希道。

姜戰暗思田希出題有刁難之意,述兒自小深入簡出,禾苗也未必識得,如何能作好此類詩句?

姜述低頭沉思一會,自是不會大費腦筋現場作詩,從記憶裡搜尋唐宋時期的絕佳好詩,募然想起一首,道:“來時見農夫于田間鋤禾,就以憫農為題。”接著吟道:“春種一粒慄,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田希拍手讚道:“好。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此所謂不虛為文也。”

姜戰亦讚道:“層層遞進,收尾反結凝重,惹人深思,確實不錯。”

姜述接著吟誦:“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姜戰撫案笑道:“此四句更妙,為上首之補述,使最後一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蘊意深遠,脫出空洞說教之無病"shenyin",實為不可多得之妙句。”

田希評道:“虛實結合,相互對比,前後映襯,雖然通俗易懂,卻無單調淺薄之弊端,使人常讀常新,誠為佳句。”

此詩為中唐新樂府運動倡導者李紳所著,聲韻方面很講究,採用不拘平仄的古絕形式,用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集中刻畫出當時的社會矛盾,說出了百姓的心裡話,所以親切感人,概括而不抽象。

田希感謂一番,正色道:“所謂英雄不在年高。下月初三青州文友筆會,世叔帶述兒同來如何?”

漢末尚無科舉,實行孝廉制徵辟入官,首重德行名聲。以姜述展現之才,若在筆會上再出佳句,將會大放異彩。只要嶄露頭角,再有名作佳文流傳出去,很快就會名滿天下。文名對官員仕途至關重要,田希發出參與筆會的邀請,只不過為還姜家情意隨口而言,但對於姜述來說意義十分重大。

第一卷姜述篇第13章田家大婦7

田希話音未落,門外蹦蹦闖入一位六七歲的女童,兩個女婢在後面緊追。女婢抬頭猛見女童跑入客廳,又見裡面有客,在客廳門口停住,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女童闖入客廳,見有客人在座,並不懼場,瞪著烏溜溜的黑眼珠環視一圈,看清姜述在座,不與他人見禮,喊了一聲:“述哥哥。”便撲著姜述而來。

田希喝道:“豐兒,別胡鬧!”

田希五子一女,此女為夫人姜飛葉中年所生,平昔十分受寵。豐兒自小調皮異常,但最得田希喜愛,聞言毫無懼色,根本不理不顧,徑自來到姜述面前,扯著他的衣角,顯然對他十分依戀。

姜述此世記憶自是記得這位古怪刁鑽的表妹,兩人是姑表兄妹,年紀相差不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