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千雪不疑有它,蹙眉想了一會兒,道:“既然破不了他們的藏身術,就讓他們主動現身。”
東方溯一怔,旋即似乎明白了什麼,“你是說從東方洄身上下手?”
“不錯,解鈴還需繫鈴人;既然他們是東方洄的護衛,那麼在東方洄遇到危險的時候,一定會現身;只是他們武功奇高,想要將他們抓獲,一定得仔細籌謀,除了人手之外,還要設法借用天時地利。”
“好,朕知道了。”東方溯話音落下不久,本該在承德殿的孫興走了過來,恭敬地打了個千兒,垂目道:“陛下,恭親王在承德殿外求見。”
“還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東方溯說了一句,道:“他來做什麼?”
“奴才不知,恭親王只說急事求見陛下。”聽著孫興的話,東方溯思忖片刻,對慕千雪道:“朕過去瞧瞧,等明日登基大典過後,朕再來看你。”
在慕千雪的目送中,東方溯離開了漪蘭殿,到了承德殿,果見東方洄正等在那裡,見他過來,連忙躬身行禮。
東方溯負手走入殿中,冷然道:“何事急著見朕?”話音未落,身後傳來重物落地的聲音,訝然回頭,只見東方洄雙膝跪地,滿面悲痛地道:“臣特來向陛下請罪!”
第一卷 第三百二十二章 登基大典
第三百二十二章 登基大典
東方溯走到御案後坐下,接過孫興遞來的茶淡淡道:“皇兄這話從何說起?”
東方洄痛聲道:“臣已知蜀州、保寧、順慶三府守將謀亂一事,此事雖非臣指使,但多多少少與臣有關,想到萬千百姓間接因臣受苦,臣就心中不安,尤其是保寧府,臣……實在罪該萬死。”
東方溯揭開盞蓋,望著氤氳升起的茶霧,淡然道:“既與你無關,就別多想了,該處置哪些人,朕心中有數,起來吧。”
“陛下聖明!”東方洄激動地磕了個頭,待得起身後,他小聲道:“臣聽說,陛下派了四川巡撫去鎮壓叛亂?”
東方溯微一點頭,“四川巡撫以前曾跟隨父皇征戰沙場,文武兼備,又長於謀略,乃是最適合的人選。”頓一頓,他軒眉道:“怎麼,皇兄有意見?”
東方洄連忙道:“陛下深思熟慮挑選出來的人,自是再合適不過,臣怎會有意見,只是擔心強行鎮壓之下,恐怕會有許多無辜百姓傷亡。”
東方溯聽出他話中有話,不動聲色地道:“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情,總不能由著他們作亂。”
寂靜片刻,東方洄拱手道:“臣懇請陛下允許臣前往四川,臣一定會設法勸說他們投降,也好避免傷亡。”
東方溯盯了他半晌,涼涼一笑,“皇兄何時變得這樣關心百姓了?”
“臣只想替陛下分憂,還有就是……稍稍彌補以前犯下的過錯,還請陛下恩准。”
東方溯喝著青瓷茶盞中碧色盈盈的茶水,一口又一口,在茶水甘冽的清清香中,緩聲道:“皇兄有這個心,朕很高興,不過此事朕已經有了安排,無需皇兄奔赴千里;再者,四川現在兵荒馬亂,萬一皇兄出了什麼事,朕要怎麼向母后交待?”
“臣……”東方洄剛說了一個字,便有冰涼的聲音垂落,“好了,此事無需再議,皇兄若沒別的事情,就跪安吧,朕還有奏摺要看”
東方洄無奈嚥下嘴邊的話,拱手退出了承德殿;孫興望著他遠去的背影,小聲問道:“陛下,難得恭王肯主動要求前去四川消彌禍患,您為何不答應他?”
東方溯洄盯著殿外那道幾乎看不見的身影冷冷一笑,“你當他真那麼好心嗎?”
孫興愣了一下,小心翼翼地道:“奴才愚笨,不明白陛下之意。”
“若他去了四川后,那三名守將不戰而降,所有功勞就都歸於他一人身上,你覺得,這是好事嗎?”
孫興恍然,“奴才明白了。”
東方溯晃一晃喝了大半的茶水,涼聲道:“再者,不打這一仗,始終不知地方上還藏了多少衛氏的爪牙,這些人,哪怕留著一個也是禍患。”
“陛下聖明。”說著,孫興又輕嘆了口氣,皺著那對長長的眉毛道:“只是苦了保寧府的百姓,不知得死傷多少。”
“朕已有法子對付那賊子,他掀不起什麼風浪來。”說話間,張進走了進來,恭聲道:“陛下,御繡坊的人已經等候多時,是否傳他們進來試吉服?”
東方溯擱下茶盞,淡淡說了一個字,“傳。”
再說東方洄那邊,一直到乘上等候在宮門外的馬車,方才沉下臉,等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