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3 / 4)

小說:良人歸 作者:無組織

了桑普做妾罷了。至於後來,她和李地主之間的事情,與我無關,她被趕出來也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只是今天安插在李地主家的人,來跟我報告了這件事。”

桑普混到如今這種地步,就算是顧熙月想要同情她,也完全沒有必要,她不過是自作自受罷了。顧熙月才懶得理她呢,高高興興的拉著赤贏睡去。

次日,他們又在鋪子裡休整了一天,隔日天亮,顧熙月便跟著馬幫商隊一起出發了。

草原上的馬幫商隊,講究頗多。

比如,馬幫商隊行進方向的選擇,不單單是要看目的地貨物的好壞優劣,還要按照“春不走東,夏不走南,秋不走西,冬不走北”的講究,不同的季節行走的方向要有避諱。

這一次隊伍出行,選擇的是暮秋臨近初冬,又為了能在一個月內往返,趕上沃西的婚宴,朗吉這次計劃的路線是往東走。

往東走,地方近,路途平坦,沒什麼危險,朗吉組織的馬幫商隊人數不多,只有二十幾個人,除了朗吉和赤贏之外,大部分都是店裡的夥計,都是自己人。

如果是路途遙遠,又比較危險的目的地,通常會有幾個鋪子的馬幫商隊一起結伴而行。壯大隊伍後,馬幫商隊會按嚴格編隊而行,有一個人會作為全幫的導引,手擂大鑼開路。大鑼既能驚嚇野獸,又能向對面馬幫知會讓路事宜和調整馬隊速度,有效又快捷。

臨出發前,赤贏特意讓顧熙月帶了兩把匕首,軟鞭隨身攜帶,並再三的叮囑她:“無論何時何地,一定不能離開我身邊。”

顧熙月乖巧照辦,騎著馬寸步不離的跟著赤贏。馬幫商隊裡除了她以外,全是男人,對她一個女人,大家也格外的照顧。尤其是這一次隊伍裡大部分都是鋪子的夥計,平日裡跟顧熙月也算是熟悉,有幾個她很眼熟,甚至還能叫出名字。

她騎著的馬是赤贏的四蹄,赤贏騎了另一匹馬,一直走在她的左邊,將她護在隊伍最裡面。

一路上,顧熙月發現,馬幫商隊裡的人雖然講的是夷話,但是聽起來極為陌生。問過赤贏之後,她才知道,他們交談用的都是行話。

顧熙月跟著赤贏學了幾個常用的,如打尖、開稍、開亮、彩利。夷話中的翻譯過來的打尖就是途中稍歇,開稍就是吃晌午,開亮就是代表野外宿營,彩利便是結算的工錢。這些個陌生的夷話,顧熙月學了好幾遍,結合她的漢話翻譯,才算是完全記住,心中不由的感嘆,原來看似簡單的跑馬幫,竟然有如此多的規矩。

赤贏還告訴顧熙月:“跑馬幫時,通常會有些字的諧音不吉。所以,一路上為了平安,我們不會直接使用這些字,直接用其它的字來代替。比如說一些數字,如“三”諧“喪”,以“神”字代替。“四”、“十”諧“事故”、“蝕本”,以“重雙”和“金”字代替。我給你舉得這些字,在夷話中發音與漢話中發音相似的,以後還有很多,等遇到的時候我再告訴你。”

本來夷話就講不太明白的顧熙月,被赤贏猛的灌進這麼多東西,這下子算是徹底蒙了。不過,正如赤贏所說,他舉給她例子,發音倒是跟漢話很像,容易記不少呢。

行了一上午,一路所見都是土道荒地,因為臨近暮秋,過了秋收,草葉子都黃了,放眼放去,金黃一片,顯得尤為的荒涼,倒能算的上是別樣的一種風情。

走了一路,他們也沒有遇到什麼人煙,更沒有遇到茶棚,更別說客棧了。於是,中午時,大家就尋了個河邊,停了下來,掏出乾糧對付了一頓,又把上午何喝乾的水囊都灌滿,留著路上繼續飲用。

赤贏帶著顧熙月尋了個樹蔭地方,他把一塊幹饃饃掰成幾瓣,又用匕首把乾硬的鹹肉幹也切成小塊,包裹在一塊乾淨的布里,放到顧熙月手裡:“你慢慢吃,我去看看,這附近有沒有鳥蛋、小魚什麼的。”

他說完就要起身,顧熙月立即拉住他,搖頭說:“這都什麼季節了,哪裡還能有鳥蛋?溪水冰涼,抓魚也不方便,你坐下來跟我一起吃吧,這些東西我吃的慣,你不用再費心思。”

“這邊景色比較枯燥,等過了這裡,到了另一個鎮子就好了。”赤贏倒是沒堅持去找鳥蛋,坐到了顧熙月身邊,跟她講這邊的風土人情。

“這裡被稱為東草原,草原的盡頭連著你們東擎國。”

顧熙月捧著鹹肉幹吃了一口,好奇問他:“這裡就是當初公主送嫁隊伍被劫的地方嗎?”

赤贏搖頭:“不,那邊叫做南草原,跟東草原毗鄰,景色比這邊要美,氣候也比這裡要宜人,西梁國的官道大部分都在南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