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相對晚些。畢竟人手和車馬都有限,不可能三五天就安排完。
而楚漵和石初櫻他們府上最麻煩的還是以往很多親戚都是老宅出面走動,尤其是那些個出嫁到外地的姑奶奶們,往常又沒有書信來往,很多都聯絡不到。
這過年不同別的,平輩和小輩倒不說了,凡長輩的他們卻不能不走禮。只送冬至禮的時候他們也曾派了人去,可到底是有兩三家沒找到的,至於人家是搬了家換了地方還是怎樣,他們也沒法子去找老宅質問。
這些日子除了送近處的年禮,還要收年禮,收了禮兒還要和送禮的人簡單說說話,石初櫻根本就沒時間出門溜達,只好留在府裡不停的接見人,說話,看禮單子,用印……真是忙得不行。
不過,忙歸忙,收穫也不小,不說京城婦人偶像的輔國將軍夫人,就是二肥小虎爺都單獨得了不少年禮兒,英親王府更是送來了一座純白羊脂玉雕的一尺高的小虎!
轉天到了臘月二十四,除塵日。
府裡到處都在掃塵撣灰,圖個除陳布新的意頭。
不管是不是真的有灰,掃塵的屋子都不能讓主子呆在裡頭。所以,悅姑姑早指揮著僕婦和丫頭們先理出了‘豁然居’供石初櫻和楚漵臨時安頓,又安排了玉露和玉璫貼身伺候著,剩下的幾個二等丫頭留在正房裡照管著。
安排好這些,悅姑姑見兩個主子年輕,少不得又囑咐一句:“今天除穢氣,不論什麼事家裡也不能有人生氣,跟外邊的人也不要生氣。”
除塵這天也不僅僅是灑掃,各處有破損的窗紙、屋頂承塵等這些物件都得補上,而主子的屋子則一概更換成全新的,就連屋子裡的帳幔、帷幄、簾子墊子這些個瑣碎的東西也一併換了。
想想這大冬天的滴水成冰,寒風凜冽的時候,把窗戶糊上也是一個技術活兒。不過祖宗們選這天除塵顯然是經驗豐富的,一般這天都是雪停風止的好天氣。
屋子裡的地龍燒的熱乎,窗戶跟前還要擺上炭盆,小丫頭們分了活計,有的要先用熱水把窗欞裡外全部抹乾淨,有的跟著用熱水捂透了舊的窗紙窗紗,趁熱揭下來再抹乾淨了,這時候另一波人則把早準備好的要糊的窗紗先糊上,不但手腳要快還要仔細,姑姑驗看糊妥帖了,再蒙上一層潔淨透光的上好的窗戶紙在外頭,這樣隱隱透著些顏色才好看,不然一片大白,別提多難看了。
不論是窗紗還是窗戶紙都須得在窗欞外頭糊,不然,風一吹可不就站不住了。
正房的窗紗石初櫻選了杏子黃色,窗紗本身顏色就比布料淡許多,再蒙上窗紙,淺淡的杏黃色的光暈在陽光下亮堂堂的,無端的讓人感覺到溫暖,看在眼裡就連心情也好上許多。
“夫人可真會選顏色,這沒糊上的時候還不覺得會怎麼樣,沒成想,這一糊好了竟這麼好看,嘖嘖!”陳姑姑這些日子都在外院專門闢出來的管事房裡忙年禮兒的事,剛一進正院便覺得眼前一亮。
“姑姑可是有事?”
“正是有事。”陳姑姑從袖子裡摸出一張帖子遞給石初櫻,“榮壽堂送了回禮兒來!”
石初櫻早前就讓李三帶著人專門跑了一趟建州和望雲山送年禮,除了李府還有縣城和村子裡常來常往的幾戶人家,順帶的李三自己這邊也走幾分禮兒,還有建州那邊帶過來的人,但凡要捎東西的,都交給李三帶過去了。李三這趟回去不用說那是無比風光了。
石初櫻給李府的年禮分了兩份,一份是榮壽堂老太君這邊的,另一份是李大郎那邊的。
她一向記得老太君的好,年禮兒也厚,除了兩瓶改進版的百靈丹(咳咳,是小瓶裝的!)、五斤雲露山茶、兩瓶滋補藥酒、兩壇雪梨金酒、大紅閃銀絨緞一匹,蓮紫素花絨緞一匹、大紅素絨緞一匹、寶藍素絨緞一匹、並上好的細布兩匹、各色京中點心糖果、京式絹花一盒……
至於李大郎那邊,百靈丹只有一瓶,雲露茶只有2斤、藥酒換成滋補肝腎的、緞子換成了深藍、孔雀綠、大紅、玫粉等顏色,另外加了雲松煙墨等。
李大郎也派了何掌櫃的也早早送了年禮過來,順便給石初櫻結了賬目,約好明年四月份的貨量,倒是榮壽堂,這眼看著快過年了,不知是怎麼回事。
“誰來的?怎麼這個時候到?”石初櫻看了看禮單子,都是些建州當地的土產,也是,什麼好東西京城沒有,還不如送土產風儀。
說道榮壽堂,陳姑姑臉上帶著發自心底的笑意,她笑道:“是老太君身邊的順子媳婦,她們兩口子進了京以後就在這邊的鋪子裡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