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將權力接過來,她一下子沒想好。
眾臣也都屏息靜氣,靜等武則天做出決定。
武則天踱了一會步後,終於停下了踱步,面對群臣而站,以非常嚴肅的口吻問道:“眾位愛卿,皇帝既然一意孤行,執意交那麼多的韋氏家族成員提拔到高位。壞了朝綱,還放言可以將天下都交給韋玄貞,本宮決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你們今日說說,本宮怎麼要做才好?”
“太后,臣有奏!”李晨搶在眾人面前先出聲。
在剛才去李顯那裡之前,李晨並沒當眾發表意見,不過現在他不會再沉默,他要搶在眾人之前。把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讓武則天有先入為主的感覺。省得被別人說的做出了其他的決定。
“講!”武則天瞪了李晨一眼,沒好氣地喝道。
她一直期望李晨在朝事上多發表意見,讓其他大臣刮目相看,但李晨卻好像小心謹慎起來,就像剛才,什麼意見也不表面。讓她有點不滿。
兩人的關係雖然有了隔閡,但武則天對李晨的特殊情感是不可能馬上消除的。她總希望李晨表現出色一點,能讓別人刮目相看,讓她感覺滿意,可以讓他多幫她做點事情。
武則天這傢伙終於站出來了。武則天也感覺到了一點安慰。
“太后,陛下如此固執,甚至願意將天下都交到韋氏家族人手中,這麼多大臣的勸諫他都不聽,太后的旨意他也置若罔聞,想必他一定經過深思熟慮,不會為任何人的勸諫而動了,”在眾人的驚訝中,李晨慷慨激昂地說道:“臣以為,一定要用非常手段處置,避免陛下再做錯事!要是有一天,陛下因為各種原因真的將天下交到韋家人手中,那太后將有面目去見高祖皇帝、太宗皇帝及先皇?我們又有何面目去面對為大唐江山的建立而浴血奮戰的先輩們?因此臣提議,太后應該以奏先皇所委,可以最終處斷軍國大事的遺令,將陛下手中的權力接管過來,代先皇和陛下待命處理朝事的權力。將陛下手中的權力收回後,太后可以淳淳教導陛下,讓陛下知道錯誤。”
其實李晨很想說,直接將李顯的皇帝廢了,讓武則天自己當皇帝。不過這話要和武則天私下說,當著眾臣的面是不能這樣說,不然眾臣會棄武則天而去。他相信武則天會動心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女皇帝過,開天闢地的第一回,酷愛權力的武則天,怎麼可能不心動?
因為武則天沒有其他兒子了,今天他也不能當眾說出來,讓武則天廢了李顯的帝位,擁立其他皇子當皇帝,只能說暫時將李顯軟禁,一切待以後再做進一步的決定。
見李晨表示意見了,狄仁傑也馬上跟著站了出來,大聲說道:“太后,臣附議。李將軍說的不錯,大唐的江山是高祖、太宗、高宗皇帝一手締造的,經過三代皇帝的悉心治理,及太后的殫精竭慮,才有今天的繁榮。陛下這般胡作非為,大唐的繁盛定會被其毀了,太后一定要加以阻止。如果不阻止,太后將成為大唐的千古罪人,我們這些臣僚,也將成為罪人,遺臭萬年。太后,請你馬上下旨,收回皇帝手中的權力,太后你以先皇遺命代為處理朝事。”
裴行儉猶豫了一下,看了看李晨,也終於站出來,支援剛才李晨和狄仁傑所說,建議軟禁皇帝,由武則天代為處理朝事,等以後皇帝改變心性,再將權力交回。
見裴行儉也這樣說,李敬玄馬上跟著附議,接著駱賓王、張柬之、劉審禮等人也都跟著附議。
見所有大臣都這樣建議,武則天心裡竊喜,但她卻絲毫沒表現出來,反而一副為難的樣子。最後用一副很不情願的口氣說道:“那好,既然諸位愛卿都這樣建議,那本宮也順應民心,採取行動約束皇帝的胡作非為。自今天起,停止皇帝處理朝事的權力,一切朝事本宮代為處置!”(未完待續。。)
第三十三章蓬萊殿被內衛包圍了
眾臣被他喝退後,李顯依然很激動,一張俊臉通紅。
他再也無心批閱奏摺,還恨恨地把案上的奏摺全都推到地上,甚至還撕壞了幾份奏摺。他心裡的怒氣,真的不知道用什麼來形容。他沒想到,這麼多的大臣,會聯合起來逼迫他收回成命,不再晉職韋氏家庭成員,而自己的母親也是這個意思。這讓急於想獨立,想大幹一場的李顯備受打擊。
李顯還很年輕,才二十出頭的年紀,這個年齡的青年人,性子都是挺衝動,而且挺倔強。前幾年,因為自己母親的強勢,李顯在韋氏的相勸下,採取了隱忍。
但酷愛打馬球,喜歡激烈對抗運動的他,覺得很是窩囊,登上帝位,武則天又因病不能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