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又因才能得皇帝李治的賞識,他以為他很快就可以進政事堂,在職位上壓裴行儉一頭。
但沒想到。裴行儉的成就卻比他大,在安西時候立下了不少戰功,回朝使吏部侍郎後,又做出了讓皇帝和皇后都認可的成績,這次青海之戰的巨大勝利,更是將裴行儉的威望推到頂峰。最終順理成章地進入了政事堂。這讓原本對裴行儉非常嫉妒的裴炎很是不服氣,在朝事上處處與裴行儉作對。
裴炎還在李治和武則天面前中傷裴行儉,特別是在武則天面前列舉了很多裴行儉的不是,甚至在武則天面前多次提起裴行儉是因為什麼遭到流放的,暗示裴行儉以前反對武則天干政,現在依然如此。
不過聽了太多李晨吹枕頭風的武則天,對裴炎的進言並沒太多在意,這讓裴炎很惱怒,但也無計可施。裴行儉對壓了裴炎一頭這個事實挺得意。只不過他一直為人穩重,也不會因為與裴炎的爭鬥而做出為人不恥的事。裴行儉的光明磊落與裴炎的惡意中傷,經李晨提及後,武則天也注意到了。
因為這一點,武則天對裴行儉的感觀大為改善,對裴炎多了點厭惡。不過裴炎對此並沒察覺,繼續利用一直得武則天信任這一點,在朝堂上做出很多針對裴行儉的動作。
“娘娘。裴炎這個人品性還真有點低下,經常公報私仇啊。”終於李晨忍無可忍,在一次與武則天歡好後,打起了裴炎的小報告,“為了中傷裴尚書,他不顧國家大義,做出了很多讓人不恥的事。一些裴尚書提出來。明顯於國有利的事,他全都反對。他的反對,不是為了國計民生,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因為這些都是裴尚書提出來的。這說明此人心胸太狹窄,讓人不恥。”
還沒從那欲仙欲死的感覺甦醒過來的武則天,聽到李晨這樣說,忍不住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