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名軍士護送,離開瓜州後,一路上的事項,娑葛都要和護送的唐軍旅帥商量。
娑葛騎馬跑到那名唐軍旅帥面前,問詢行進中的情況,唐軍旅帥也一一作答,不卑不亢。
那名唐軍旅帥表面上雖然對娑葛和烏珠及整個突騎施使團很尊敬,但骨子裡還是有點瞧不起胡人。這在大唐是普通現象,如今是大唐盛世,天下臣服,大唐臣民的自信心超級膨脹,胡人身份再尊貴,再富有,也只是蠻夷,身份上低了漢人一等。漢人面對胡人的時候,心理上有優勢。
“吳旅帥,一路辛苦你們了,”娑葛對護送的唐軍軍士也很禮待,說話間很客氣,“待抵達肅州,我請你們喝酒。”
那大唐旅帥淡淡一笑,不卑不亢地回道:“護送使團到肅州,是我們的職責,我們不圖任何什麼,只希望能平安抵達。”
唐軍旅帥一路都未曾向他們索要過賄賂,也從不對他們指手畫腳,娑葛對他們很有好感。這是一群有血性、充滿傲氣的人,肯定經歷過無數次的戰鬥和廝殺,無形中流露的氣勢完全不輸給草原上的戰士。娑葛知道大唐軍隊的戰鬥力,他們征服西域,所向披靡,突厥諸部落都先後臣服於大唐的鐵騎下,突騎施部落也一樣。突厥人都崇尚強者,娑葛對大唐,對漢人充滿了尊敬。
因此他待護送的唐軍非常客氣。
這名唐軍旅帥待娑葛所領的使團雖然不卑不亢,但他心裡其實一直緊張,深怕出了意外完不成任務。娑葛心裡也一直有擔心,因為這一路行來,突騎施使團曾數次遭到敵襲,有強盜土匪,還有吐蕃人,所幸得到沿途唐軍鎮將的派兵保護,每次都化險為夷。他清楚,只要過了蘭州,那就是進入了大唐的真正腹地,基本不會有什麼危險遇到。只要捱過這幾天,過了甘州,抵蘭州界,就安全了。
“距離肅州只有不到百里了,肯定不會有事。”娑葛衝那名唐軍旅帥笑笑,準備回到烏珠身邊。
但世事往往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就在婆葛拔轉馬頭,離開那名唐軍旅帥身邊時候,突然有唐軍軍士大叫道:“胡人又來襲擊了!”那名唐軍旅帥及婆葛猛然驚醒過來,他們馬上看到不遠處的山坡處,幾百騎胡人正揮舞著彎刀,朝他們的佇列衝殺過來。
“吐蕃人,是吐蕃人來襲,”那名唐軍旅帥很快認出了來襲的是何人,稍稍慌亂後,也很快便鎮靜下來,大聲下令:“馬上應戰!”
瓜州和肅州之間出現吐蕃人的騎兵,這非常出人意外。按理,吐蕃人是不可能出現在這裡的。突然的情況讓這名旅帥很是緊張,還好他經歷過多次戰事,很快就冷靜下來,命令手下的軍士準備戰鬥。
娑葛也趕緊下令自己的護衛人馬,與唐軍一道,迎擊來襲的吐蕃人。
來襲的吐蕃人不過兩百餘騎,人數不比他們多,娑葛並不是太擔心。
護送突騎施使團的這一百餘軍士是大唐的邊軍,他們有非常豐富的戰鬥經驗,當下馬上結成陣形,將弓拉滿,箭上弦。隨著那隊吐蕃人的快速奔進,那名唐軍旅帥,沉著地下達了射擊的命令。
隨著“嗖嗖”的箭矢離弦的聲音響起來,密集的箭矢朝迎面殺過來的吐蕃人騎兵佇列中飛去。
唐軍邊軍的戰鬥力很強,軍士們箭術精良,吐蕃人的甲冑沒辦法與大唐將士相比,他們對箭矢防護能力很差,隨著箭矢的落下,很快就有數十名騎手被射落馬下,唐軍聲勢大振。
但就在這時候,大地再次震顫起來,從另外一個方向,又殺出一支胡人騎兵來。
後殺過來的這支胡人騎兵依然是吐蕃人,看模樣人數有四百餘騎。他們喊叫著,揮舞著手中的戰刀,以非常快的速度,從背側方向往唐軍及突騎施使團方向殺過來。
己方人馬數量上處於劣勢了,娑葛心裡有點慌亂。那名唐軍旅帥倒還沉著,知道自己沒有任何的退路,也在大喝一聲後,身先士卒地衝上去,準備迎擊兩個方向吐蕃人的攻擊。
主官的沉著讓慌亂的軍士也很快恢復了秩序。娑葛也在短暫的慌亂後冷靜下來,抽出了腰間的戰刀,喝令手下兒郎,保護好敬獻給大唐皇帝的財物及他的妹妹烏珠。
大唐邊軍的戰鬥力還是挺強悍的,他們的箭術都很不錯,不斷有吐蕃人被箭矢射中後翻身落馬。一些人落馬後,被同伴的馬匹,或者自己的坐騎踩中,慘死在馬蹄之下。
但有更多的吐蕃人躲過了唐軍將士射出的箭矢,直接朝唐軍陣中撲過來。
吐蕃騎兵逼近,一些唐軍將士棄了弓箭,拔出戰刀,拍馬迎上前去。娑葛也率領他手下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