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李晨槍下。
以李晨的估計,黑齒常之在騎射及馬上功夫方面,最多與王單和吳羽相當,甚至還不如他們,如果黑齒常之與王單或者吳羽較量,那可能會打的旗鼓相當。張虔勖等人也看出了李晨的實力比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都出色,在黑齒常之與李晨較量後,並沒叫嚷著上場與李晨比試。
張虔勖還挺機靈,他找王單較量了一場,結果兩人的馬上功夫相差不是很大,王單手下留了點情,最終兩個人以不分勝負而結束較量。
程務忠也興致上來,找吳羽比試了一番,但吳羽性子比王單直,人情世故不太懂,沒想到給人以面前,在較量的時候,使出了所有招式,把程務忠打的落花流水,狼狽而逃。還好,程務忠除了自嘆技不如人外,並沒其他抱怨,並且與吳羽“一見如故”,較量結束後,湊在一起吹牛打屁了。
幾場較量下來,李晨、王單、吳羽和黑齒常之、張虔勖等人之間的關係馬上親近了一步。中午時候,一群人圍在一起喝酒吹牛,直喝的天昏地暗。男人之間的交情,會隨著喝醉酒而進一步加深。在下午酒醒之後,這些人就像熟稔了多年的老朋友一樣,親密無間了。
“曉陽,明日見到了劉相公,你可不能說我們在軍中飲酒,那樣可會被責罰的!”黑齒常之在酒醒後,私下對李晨說道:“你應該知道,大唐軍隊軍中是禁止飲酒,我們只是偷偷喝,你千萬不能把這事傳出去。”
“這個自然,我們在一起只不過吃茶,吃的興起,以致忘記了時間而已!”李晨意味深長的笑笑。
“哈哈哈,對,我們只是吃茶聊天,聊的興起,以致忘記了時間,耽誤了事而已!”黑齒常之說著,伸出大手,在李晨的肩膀上用力拍了幾下。
李晨也伸手在黑齒常之的肩膀上拍了幾下,兩個人旋即一起大笑起來。
原本黑齒常之準備在這一天的下午護著李晨去見劉仁軌,但因為下午臨時有情況,前軍統帥,工部尚書、檢校左衛大將軍劉審禮召麾下將領商議軍情,召黑齒常之、張虔勖等他麾下的諸將過去,一道商量事情。
聽黑齒常之說起劉審禮,李晨不禁心中一動,主動提出,隨黑齒常之一道去見見劉審禮。
歷史記載中,劉審禮是個悲劇人物,在青海之戰中,作為前軍主帥的他,率先攻擊吐蕃人,並取得了不俗的戰績,但因為主帥李敬玄的無能,主力大軍沒有及時跟上,在他所率前軍遇到優勢的吐蕃軍隊圍攻時候,李敬玄竟然不加以馳救,屯兵不前以求自保,最終導致劉審禮部三萬餘人全部被吐蕃軍隊殲滅,劉審禮及麾下將領王孝傑等人當了吐蕃人的俘虜。
劉審禮被俘後,病死於吐蕃大營內。其子聞聽訊息後,跑到吐蕃大營外面,痛哭了好幾天,終於感動吐蕃人,將劉審禮的屍首交給了其子。
歷史上記載的事讓人唏噓感嘆,但李晨知道,劉審禮在青海之戰中也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畢竟人家的身份地位擺在那裡的。當朝工部尚書、檢校左衛大將軍,比裴行儉的職位還要高。其父劉德威還是貞觀時候的刑部尚書,根正苗紅的官二代。
在看青海之戰這段歷史的時候,李晨曾假想過,如果劉審禮多個心眼,沒有孤軍冒進,在遭遇吐蕃的主力後,及時後撤,與李敬玄的主力合兵,穩紮穩打,或者李敬玄及時救援,那青海之戰的慘敗,或許就可以避免。
今天有機會,那就去見見這位工部尚書、檢校左衛大將軍,如果能交流上幾句,討論一下青海的局勢,那說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聽李晨說想去見見劉審禮,黑齒常之猶豫了一下後,也就答應了。
劉審禮的大帳在距離黑齒常之部西南方向大概二十里,其部駐紮之地比黑齒常之的人馬更靠前。
李晨也在隨黑齒常之去劉審禮大帳的途中,知曉了一些鄯州方面的軍情。
鄯州城西面幾個方向的大唐軍隊,全部歸於劉審禮的前軍,也就是說,黑齒常之、張虔勖等人所部,現在都歸劉審禮掌管。李晨也從黑齒常之的嘴裡聽到了王孝傑的名。
王孝傑在歷史上也算是個名將,在武則天掌權的時候,他曾率軍收復過安西四鎮,在大唐的歷史中寫下過濃重的一筆,李晨看到過這個將領的大名。不過他知道王孝傑的事就只有兩件,一是青海之戰慘敗被俘後,王孝傑因為長的像吐蕃贊普,結果被奇蹟般地放還;再一件就是率軍收復安西四鎮。
李晨沒想到,到鄯州一趟,竟然能認識這麼多在歷史中有名望的人,他原本以為,這次只能見到劉仁軌一個歷史名人。既然能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