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摸明白的都明白就夠。”
太孫道:“所以,也只是個大致的輪廓罷了。”
蕭安道:“行軍打仗,一個輪廓就差不多了,莫不是還得請幾個畫匠花個大半輩子往紙上畫,有個幾十斤上百斤宣紙才夠?”
太孫給蕭安提醒了一下,“三六九關的地形圖,皇宮裡都有。”
蕭安倒是沒多大興趣,“有個輪廓差不多了,宮裡的是幾十幾百年的東西,未必有輪廓要準確。”
如果九關之前發生過地動,這種改變就更為多,因此對於皇宮裡的堪輿圖,蕭安不太那麼看好。
太孫也不再勸,只是好奇道:“你就肯定父皇會讓你帶兵前往九關?”
蕭安當然確定,“除了我傻,誰肯來背這個鍋啊?”
太孫:……
蕭安給太孫解釋,“這事兒,你讓常叔去,他那腦子你不擔心?”
可問題是你腦子我也不放心啊,太孫心想。
蕭安又道:“反正我是女的嘛,再厲害也活該被你們男人看不起。這鍋我背了,要贏了朝廷自然會趁機奪了三關軍權,讓我回京裡來當個木偶娃娃,要不小心輸了,正好卡擦,你們朝上那些男人也不會覺得自己丟臉啦。說不定他們還得請個戲班子,大唱幾個月的戲呢。”
太孫:……
雖然蕭安許多都說的是事實,然而太孫聽著還是不爽。
皇帝當然不可能要一個大元帥長久統領天下兵權,就算是戰事急迫緊急之下任命了大元帥,到勝利之時,這元帥就得回京了,其他各處的兵權都跟他沒關係,除非是再有國難之時。
朝廷裡的人也未必願意蕭安再進一步,然而卻也要考慮在這種境況下天下兵馬大元帥能否承擔起這樣的責任。
當然,現下里未必到需要兵馬大元帥的地步,但是朝廷要對九關插手,卻不得不走這一步。
因此皇帝提出此決定之時,朝廷裡一下子哄亂了起來。
朝廷很多年不曾出現兵馬大元帥這個詞了,甚至很多人一下子都沒反應過來朝廷還可以任命兵馬大元帥之事。
許多臣子的第一反應是何至於此,九關是有十萬蠻子,可九關也有五萬將士在,就是九關擋不住,也還能請六關協助。九關與六關加起來有十二萬的兵馬,莫不是還敵不過蠻子十萬?並不到需要兵馬大元帥之時。
還有一點便是,滿朝文武裡,擔得起兵馬大元帥,讓所有人服氣的,目前一個都沒有。
兵馬大元帥能掌天下兵馬,就是最後回京還兵權,皇帝少不得也得封個三公之一才好意思,如此榮耀,連蕭安這種人都在盤算,更何況別的那些權欲心更重之人。
朝堂上吵了整整一日,基本上都是在從各個角度來駁斥皇帝任命兵馬大元帥不可取之處,就是相爺也有不同意的。
太孫心裡有個小本本,都把名字各自分了類,那些是反對的,哪些是贊成的,又哪些是中立的。
大元帥的事情決定不下來,朝臣們乾脆就把常樂往六關裡趕回去。
九關岌岌可危,哪還有在京想參加太孫加封太子的儀式的道理,在大慶天下安危之下,加封太子之事都可延期。
如此,常樂屁股一拍就走了,反正在京城裡也不是那麼習慣,不如六關裡自在。
太孫那記著名字的小本本,有多上了許多名字。全是說加封太子事要延遲的。
常樂走了後,景王妃與蕭安道:“方騅也未必是有造反之心,許不過是想要自保罷了。”
蕭安哧聲,“自保?也沒見他支援哪個皇帝爭權一把麼?阿姐你可別說平王了,他要真支援平王,平王就不該是這個下場。”
總的來說,方騅在蕭安的眼裡是個聰明人,比她母親相比如何不知道,但絕對比她外祖父跟常樂要強,那心機深沉得一般人都不會是他對手,就是自己也一樣。
蕭安把太孫的猜測說了,“要太子猜的是真的,三六九關,十七萬兵馬,還是兵強馬壯的精銳,可夠朝廷頭疼的。能跟邊關一比的,只怕也只有南面的那幾萬。可幾萬對十七萬,勝算幾何。你要說他沒反心,我傻了都不信。”
景王妃點點頭,道:“要按照這般算,那麼六關裡的鐵礦跟火藥,未必是跟蠻子有交易。三關的商會,六關的鐵礦與火藥,這麼看好像就九關是清白的一樣。往陰謀裡算,九關未必沒有可能。”
說得好像之前就沒懷疑過一樣,蕭安忍不住翻白眼,明明是在六七年前就懷疑了,不過是一直不曾拿到證據,只能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