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賦,畫出來的東西沒什麼特色。可就是因為某一天或是遇到某一件事,他們突然就頓悟了,明白畫畫是怎麼回事,畫出的東西非常驚豔。我聽別的老師說過,有些學生放假前還是小迷糊,學什麼都學不會,可放假回來一開學,整個人就變了,學什麼都特別快,成績嗖嗖地提升,這可能也是一種學習上的頓悟。”
“這個東西,我理解。”我說:“可是魯靈的頓悟有點恐怖,完全就是變了個人。”
美術老師搖搖頭:“我估摸著魯靈很可能遇到了什麼情況,或是什麼事情刺激了她一下,讓她改變了對世界的觀察角度,更深地理解繪畫的技巧,這也不是沒可能。”
“老師,”二龍說:“有沒有這種情況。魯靈突然看到一幅畫,一幅神作,使她突然開竅了。”
“太有可能了。”美術老師說:“這就像學鋼琴的人突然聽到一首世界名曲,寫作的作家看到了一本震撼人心的小說,同領域的經典之作不但在技巧上有觸動,而且在心靈啟悟上也很有幫助。魯靈變化的例子,我認為很有可能發生。”
我知道二龍的意思,二龍是說,魯靈很可能是看到了範雄的那幅畫,突然就明白了,就開竅了,開啟了繪畫聖殿的大門。
我說:“老師,我有件事要諮詢你,你要覺得是胡說八道,一笑就過去了,當我沒說。”
美術老師挺愛和我們聊天,他很認真地說:“你說。技術上的探討,沒什麼笑話不笑話的。”
“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咳嗽一聲:“有這麼一幅畫,每個人看到這幅畫的感覺都不一樣。你看這幅畫是一個內容,我看這幅畫是另外一個內容。”
美術老師笑:“原來你說的是這個,太有可能了。比如說同一幅三維畫,有的人立體視覺感知很差,他看到的只是一系列重複的圖案;而有的人立體感知強,一眼看過去,就能看到三維的高山或是大海。我再打個比方,有一種圖形叫內克立方體,由十二條黑色直線連線而成,乍一看是個正面的三維立方體,可你盯著一會兒,立方體會發生翻轉,彷彿觀察角度發生了變化一樣。同樣一個圖形,同樣一張畫,不同的人由於感知不同,看到的東西也不一樣。不過,這種畫作有個很奇怪的地方。”
“什麼?”我聽得津津有味。
美術老師說:“這種畫作,某一個時刻只能有一種解釋,並不是兩者奇特的混合。”
“怎麼講呢?”我問。
“還是拿內克立方體做例子,這個時刻你看這個立方體是正面的,下個時刻你看立方體是翻轉過來的,但不可能你這個時刻看到的立方體,即是正面的又是翻轉的。”
“一個時刻,觀察者的眼裡,只會有一個確定的內容。”二龍說。
“對。”美術老師說:“很神奇是不是。這個內容就廣了,稱為視覺心理學。視覺心理學有個很有意思的定義,叫做‘眼見為實’。眼見為實的本意是當你看到某件東西,你相信它確實存在,而視覺心理學進一步推論是,你看見的東西不一定是真正存在的,而是你的大腦認為它存在。”
二龍說:“我好像聽過類似的理論。”
“我們看到的景象,並不是原汁原味地在腦海裡呈現,”美術老師說:“而是經過一道手續,大腦還要把影象進行重新建構、組合、裁剪等一系列處理。”
他說的這些,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我對範雄的那幅能讓人看到命運的畫,似乎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範雄的這幅畫,很可能會激發人大腦裡的一個功能,這個功能像是開關,開啟它之後,能讓你看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因果,包括前世甚至幾輩子之前的事情。
我始終覺得,人吧,不管怎麼輪迴,上輩子是動物,下輩子是人的,這輩子和上輩子以及下輩子之間肯定是有聯絡的。
你不管怎麼變,你還是你。就好像三歲的你是你,八十歲的你還是你一樣。這種聯絡的資訊,我們人類現在的技術還無法獲取,但它肯定儲存在基因的某個角落。
人的基因是什麼,其實就是一種儲存資訊的載體,資訊又是什麼,狹義一點說就是記憶。
範雄的這幅畫,就是開啟記憶的一把鑰匙。不但讓你看到今生,更能讓你看到前世!魯靈無意中看到了這幅畫,這幅畫開啟了她前世的記憶,所以……
面前這幅詭異的全家福,我已經有了推論,很可能畫的就是魯靈的前世。
魯大剛說,魯靈不停地被虐死再復活,她的所作所為是在償還前世的因果孽債。
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