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股熱量從腹內升起,但迅速就被體內的九陰奇寒之力給消融的乾乾淨淨了。
走過這段路,一排石房就出現在了祝彪眼前。
每一間石房前都鑲嵌著一個拳頭大的夜明珠,祝彪卻沒半分為夜明珠所吸引。而是迅速走至正中間一扇半閉合的石門前,用力一推,發覺並不沉重,輕而易舉的便推開了。
進入門內見是一間大廳,正中有石桌、石椅,桌椅之後有一片石屏風,左右兩側有兩扇石門,門上都刻有字跡。
過了石屏風,一個正正方方的石屋出現在祝彪面前,空蕩蕩的沒甚麼陳設,只在中央掛著一幅畫,畫像中人做道士打扮,身材甚是高大,腰懸長劍,右手食指指著石屋的東北角。祝彪按照之前冊子上的吩咐走到石屋正中央對著畫像磕了三頭,再去石屋東北角落處,把手往犄角處一摁,啪嗒一個石盒從石壁彈出,就跟一塊磚頭大小差不多,石盒開啟內有一卷與《陰陽五行**》材質相同的卷軸。
祝彪立刻拿在手中細細閱讀,前後小兩刻鐘時間才放下,臉上露出了恍然大悟之情。
原來七煞宗是這等來歷,原來那七煞老祖是如此來到這個小島的。
卻是要從兩千年前的宋皇朝時期開始。
那七煞老祖的師傅原是宋皇朝的大內供奉之一,後聽宋皇之命前來雲霧山剷除雪蟒,可到了地後卻發現,薊州官府所報的雪蟒根本就不是什麼雪蟒,而是世間都以為已經絕跡幾千年了的螭龍異種寒螭。
螭龍為無角之龍,在傳說中算不得真龍,可那到底也是龍。
寒螭的血脈雖然較之螭龍又下降了一等,但怎麼的說也不比當初禍害了隋皇朝的血蛟差勁吧?
沒有什麼猶疑的,七煞老祖的師傅立刻對上頭隱瞞下了真想,耗了數年之功收服了那頭當初還是幼生期寒螭,並且在收服寒螭的過程中,無意發現了雲霧山雲海湖波中的這個小島。
順便著也給寒螭找到了一處安居生活的巢穴,就是這個山洞。
山洞的水潭是直通到外面的雲海湖波的。
在卷軸上看到雲霧山和雲海湖波兩個地名的時候,祝彪燦爛一笑。他現在總算知道自己此刻在什麼地方了。距離九連山並不太遠,直線距離也有二三百里。
薊州北臨中山國,兩地交界處山脈是很多的。九連山是一處,雲霧山也是一處,前者地勢更好一些,所以綠林好漢呼嘯山野,後者就差很多了,地理位置不行,跟沒什麼出產,唯一能吸引人的就是雲海,可在旅遊業不發達的此時,也擋不了飯吃。
寒螭天生極陰至寒,七煞老祖的師傅在寒螭的出生地尋到了不少好東西,靈藥靈果除外,還在還剩下的,比如說山洞裡的那張寒玉石榻。看介紹似乎很有《神鵰俠侶》裡活死人墓寒玉床的效果,依靠那寒玉石榻修煉《玄陰真經》,效果極佳。
當《玄陰真經》被寒玉石榻‘攻克’,《太陽真經》為金紅色的玄元神火攻克。對,那金紅色火焰就是玄元神火,一種玄乎的超脫人所能理解的力量,《紫煞神功》、《乙木神功》、《癸水神功》、《赤陽神功》、《戊土神功》為五行靈果攻克,七煞老祖的師傅就用短短三十年不到培養出了震驚天下的武林怪傑七煞真人!
是廟宇道童出身的七煞真人終身向道,不近女色,也就是說他是留著童子身修行到老的。對道家一脈研究甚深,創出了《陰陽五行**》這一絕世神功。有生之年雖無‘天下第一高手’的名稱,但打他之後,終宋一朝道門就始終穩穩壓過佛門一頭。
卷軸上記載著七煞宗的來歷,和七煞老祖及其後十一代傳人的簡單描述,到十二代戛然而止。祝彪可以從文字裡非常明顯的感覺到七煞宗對佛門的敵意,或是說七煞宗打七煞老祖開始,就是以道門護法自居。
“如此高人也逃不脫道統之爭!”
祝彪感嘆,很感嘆。無論佛道,在他眼裡都只是一種宗教,除非這個世界真有神仙佛祖,否則就都是飄渺的。哪裡用得著這麼堅持?
想來最後七煞宗的第十二代傳人就是那為自己入土為安的老者了。很可惜他的事蹟沒有記載在卷軸上,弄得祝彪搞不清為什麼明明是關係密切,相伴了千年的護宗神獸寒螭,會在老者閉關苦修的時候突然偷襲了他。
從卷軸記載可看,那寒螭與七煞宗關係是密切之極的。這上面每一代七煞宗傳人都有吩咐後人要厚待寒螭一家。
不錯,一家。寒螭在七煞宗傳至第七代的時候成長到了青年,於是第七代七煞宗傳人就從外面逮了一頭最與寒螭相接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