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亦需要背水列陣,置之死地而後生!當此之時,惟意志堅定者,方能是最後之勝者。”
“但事關國體國運,也能用來一賭嗎?”
“自然不能一賭,賭博全憑運氣,豈足為法?”餘子良搖了搖頭,“但背水列陣,置之死地而後生可不是博運氣,那是為將者廟算之時已有勝機,不過是將士卒置於死地,激發其求生之鬥志。”餘子良望著雲瀚,“安平侯為東宮之肱骨,如果安平侯也面對唐王下不了狠心,那不如趁生死之期未到,奏請王上,舉王長孫使往神都,自保一命罷了。”
雲瀚也搖了搖頭,舉王長孫使往神都,那是笑話了。餘子良的話雖並未能讓他更加有信心,但他至少已明白餘子良的心意——餘子良是抗拒唐王插手北漢內政的。這對於患得患失中的雲瀚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支援。因為餘子良昨天一日中肯定與祝彪建有溝通,他的意思一定程度上就代表著祝彪的意思。
中午時祝彪到了易北候府上,面對依然心有忌諱的雲瀚,祝彪說道:“我有一個習慣。若是一個繩結過於複雜,以至於用什麼辦法也無法解開之時,我就會用劍,直接一劍斬斷。”
“東宮不願放棄大位,又懼怕唐王插手我朝內政。那何不就將唐王伸來的這隻手的落柄處,先一劍斬了。”東宮一系的這種沒擔待其實是令祝彪挺惱火的。
王位更迭,那是生死之爭。都你來我往的鬥了一年多了,何不即位之初將那四個王子給收拾了?
只因為漢室承平五百年,王長孫不願刀下染了自己親族的血麼!?太可笑了,也有點可氣!
那位似乎有點好虛名啊?!但愛惜羽毛,也待先看看時候啊。
第四百零九章來自背後的刀子
十日後,薄刀嶺大營。。。
整頓一新的萬多步甲徐徐開出了營地。謝叔延抱拳告別祝彪,馮恩江捧著一個托盤走上前來。
托盤上放著兩個黑色的粗瓷酒碗,和一罈烈酒。
祝彪揭開酒罈的封印,給兩個酒碗斟上了酒,一手端起一碗,左手遞給了謝叔延,右手端酒到了眼前,“國雖多難,亦能興邦。”
“國雖多難,亦能興邦……”謝叔延默默唸著,眼眶猛一下溼潤,舉起酒碗一飲而盡。“祝將軍之言,謝某銘記在心!”
“國雖多難,亦能興邦!”
粗瓷酒碗摔落在地上,滿身凜然之氣陡然溢射,謝叔延策馬奔去。
上天似乎就在跟北漢做對,每當局面有所好轉的時候,一根重棒就當頭敲打下來。
歷經了十年的廝殺,去年夏秋,漢、中山聯軍兵勝,更藉著三十萬周軍即將趕赴沙場計程車氣,一舉收復整個羅州疆土,三十餘萬軍開赴塞外。國內軍民振奮,可謂是舉國欣喜。
然僅僅十日,一盆冰冷刺骨的冷水就當頭澆下,幾乎讓全國上下的心都凍碎。徵北大軍覆沒,六七十萬胡騎就要奔湧南下。
但結果是虛驚一場,傾軍北上的支援的漢、中山聯軍守住了羅州那道線,祝彪孤軍困守北陵,近半年不失,直接熄滅了胡騎飲馬羅明江,炫耀北平城下的期望。
浩劫過去了,連天朝上國背信棄義也撐過去了,中山無恥小國撕約背盟更挺過過來,北漢局面受到了一連串重擊後再度偏向了好的一面。可,就在這個時候,漢王病倒了。
在謝叔延部北上之前。油盡燈枯的姬釗終於支撐不住,在一次大朝議事中當場昏迷了過去。
丞相官署。
三公、六部、九卿,祝彪,朝廷重臣,領兵重將。悉數聚集一堂。
眾人按職位高低列坐。祝彪的實際重要性雖然比大司農啊、禮部尚書啊,等等一批人高出許多許多,但是,他排最末。連他自己都沒疑議。
丞相高守訓此次召集眾人來,第一個要議的事情就是——依漢律,王上病重無法理事,有太子者,太子監國;無太子者。三公持朝;王病不能反者,上表奏請王上速立儲君。
眼下先要確定的就是三公持朝,“諸君如無異議,就此定也。”高守訓面色肅穆到極致,比被姬釗拜為國相的時候還要莊重。
“遵三公調令。”六部、九卿以及祝彪起身向著上的高守訓,兩側的蔡珽慎與御史大夫就是一拜。
“這第二件事就是,中山王發來國書,要調回中山兵馬,羅州的中山軍已經撤到了餘明郡南。現正與武將軍部對峙。
諸位有何見策?”
什麼叫落井下石,中山國就是如此。
“旦需相國一聲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