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部分(2 / 4)

小說:2014101905 作者:桃桃逃

最有名將之風,但性剛而不知變通,看不得奸邪

但不管怎樣,相比那些平庸之輩,此三人已然出色許多!

“卑職見過將軍”高燮行了一禮他是第一個領軍趕到華山縣的校尉,所部兵將兩日一夜奔行三百餘里,士兵大多都虛脫了,卻沒一個叫苦的

此不是自身吃苦耐勞,而是根本不敢!其為人之酷厲,可見一番!

第四百二十八章陰間已經有別墅了

“這就是我祝氏宗祠了!”

慶縣,祝彪參軍之後兩年間都沒有回過的慶縣。今日回到祝家莊,是又見到祝氏宗祠了,還是修葺一新,擴建了倍餘的新祠。

飛簷翹角,氣宇軒昂。三進的祠堂,門前建有五鳳樓,門口有一對大石鼓,一進大門,就先是一長方形的天井合院,供採光之用。

上庭樑上懸掛彩燈,中門花枋上高懸“武德堂”,三字燙金匾額,赫然醒目。

乃是祝彪解了延東之圍後,雖當了驍騎將軍,老漢王卻還覺得有些欠薄,但再封賞祝彪又不合適,子孫之功而勳父祖,於是他父親就得了‘武德將軍’之諡。祝家祠堂修葺一新,也有了武德祠之名。

“武德祠”名寓意深遠,既無忘祝氏世代演武之風,又秉承祝家互敬互愛,和睦相處。故作為宗祠,為年典大祭,教斥不肖子孫之所在。

當然,祝家兩年中雖興旺發達速度之快外人難以想象,但搬回祝氏老莊的人口卻也不過七八戶。相隨的有一隻百人的私軍,人口與私軍一樣,皆維繫宗祠用第一。

絕大多數的族人還是散居各地,北面的胡狗不解決了,祝彪是不打算讓族人全都搬回去的。顧武德祠雖修葺一新,卻還沒被真正大祭過一次。

“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宗祠大門的一副對聯。一直以來,祝氏家族就把“孝”列為人倫之首。這時代可不比地球中國,沒朱熹的理學存在。忠、義、仁、節等等一點都不弱於孝悌的影響力,朝廷也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各家各族自我為之。

大堂最上的供桌上,一個個先人的排位按序列擺放著。

幾百年了,祝家落腳慶縣已經十幾代了,加上遷來此處之前的歷代先祖,祝彪面前拜訪的雖僅是各代嫡宗家主祝氏家長的靈位,也有二三十塊之多。

大祭之後,祝彪、單玉屏、祝明、小妹一家四口又來到偏殿,專門祭奠先父夫君亡靈。因為他老爹祝若鴻是祝家歷代幾百年來第一個得到朝廷追封的人。是武德祠之名的由來,所以休憩時特意妝點了一處偏殿來供奉。

此偏殿居主堂之左,而主堂之右留下的也還有另一處空房。照未來之規劃,那必然是留給祝彪用的。

人還遠遠沒死呢,陰間的別墅就先已造好了。祝彪可比他前世的“死不起”們幸福太多了。

“少爺,安西將軍到……”兩番祭奠,天就要黑了祝彪才攜老婆、老孃、小妹離開了宗祠。祝母嚎啕大哭了好長時間,出來時兩眼通紅,單玉屏、小妹攙扶著左右。邊上等候的竇兵立刻上前稟報!

在延平碼頭下船的時候。延州刺史楊廣淳是帶領州治大小有品階之官員悉數到碼頭迎接的。安西將軍作為大青川一線的主將,當然也不能自持身份了。

雖說冠軍將軍還依舊低安西將軍一籌。可論功勳,烏龜防禦流的延西軍如何能同他相比?

眼下之北漢,眼下之北隅,祝彪60的聲名能說明一切。不管一些老將願不願意承認,卻誰都知道,現今的祝彪那就是北漢軍中的一塊金字招牌,是漢軍裡的第一打手!

延東的肖仲明不比安西將軍弱吧,延平碼頭本人雖沒親到,禮節卻一點不差。禮物、帖子都是平等身份的規格!

祝彪在慶襄。在慶縣,又如何勞駕不了安西將軍他親自走一趟!

兩千裡外的曲州,廣陽郡。

兩日來氣氛低壓的如山,沉沉的悶在每個人的頭頂。

刺史被執,新軍造反,老軍被裹,一夜之間百姓居民的頭頂換了一片新天。老王二子姬錕在廣陽登基稱王。號召全國州郡官民共討篡國國賊!他的大侄子,新王姬昀!

這是廣陽郡百姓、未參與的眾多官吏、周邊的地主豪強,江湖道上的大小勢力人物,都根本無可想象的。多麼稀奇的事。北漢也會發生叛亂,也會有一國兩主!?

所有人都懵了,都不知所措了!

北平城的訊息還沒有傳過來,但不難想象新王會多麼的氣憤。派軍討伐那是必然的,且依照兩邊的實力來看,姬錕這裡的丁點兵力根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