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良群對此發自內心的笑了,事實上他正是基於這些所能看得到,才做下了最終的判斷——宋軍不過是在弄虛作假罷了。
若在樹林內真的有伏兵,誰會不隱秘再隱秘?那些兵士肯定會隱藏的隱秘無比,讓人看不出一點破綻來。哪裡會是眼前的這個樣子?讓人幾乎一眼都能看到。
宋軍中軍,章甫陽提刀立馬。
作為一名“漢將”,他習慣性的列陣於兵鋒之前,而至於指揮排程,還是算了吧。
“進軍——”令其搖動,章甫陽大聲高喝。
肅穆無聲之中,一千名刀牌手邁開整齊的步伐,踩著微微發熱的地表上滾滾而前,在各級軍官的號令下,以及戰鼓的引導下,一千名刀牌手混若一體,步點清晰,踏走如一。
上千塊手牌分作三列,各自提在己胸前,築起了三堵冰冷地堅牆。密密麻麻的刀尖從盾牌上方露出來,閃爍著死亡的森冷光輝。
傳令兵再將令旗往前一揮,準備就緒地五百步弓手和五百弩兵各自帶著器具疾步向前,在盾陣的掩護之下迅速排列完畢,一支支閃爍著冰冷殺機的箭簇、弩矢指向了前方——
“咦?怎麼怪事連連出?”邊良群定定有神的面容有了一絲波動,怎麼回事?宋軍只出動了兩千人,剩下的那些雖然還都可以看得到身影,但由於那一面面旌旗的遮擋,其陣中的確切情形卻是看不清。
邊良群暗歎了一口氣,對面宋軍將領選擇的這個地點確實很不錯,他們自己一邊靠水,一邊逢林,稍後一些還有山頭可供他們做觀察敵軍軍情的哨位。以宋軍裝備的那種千里鏡的效能來看,己軍陣內的一切變動怕都瞞不過多方,會被對方摸得一清二楚。
但己軍卻沒有這樣的機會,自己軍後不要說是小山,就連一棵高些的大樹都找不到。
邊良群沉吟了片刻,覺得自己還是要做出一點改變的,要防範一下意外產生。“李將軍,你親率本部軍馬列陣右翼,看死了對面山林。”
“是,將軍。”李鴻嵩當即領命,邊良群這一舉動正好讓他心安。六千重甲精兵轉頭去了右翼,將大手一揮,依靠本軍大陣迅速做好了半圓形的防禦陣勢。
宋軍前軍。
軍司馬譚雄昂立軍前,手持一柄蘸金宣花大斧,他不是開州人士,是全州人。但從軍入伍十餘年,一半時間待在宋王麾下,早就忘了全州軍這三個字了。
“周老弟???”譚雄轉頭看向身後的周大偉,他是陣前這一千弓弩兵的統將。
“可以開始了麼?”雖然沒有說出聲,可意思譚雄卻是明白的表達出來了。
周大偉悶聲點了點頭,緊了緊手中的大刀,一雙牛眼怒視著對面的太子軍,雷霆炸吼登時從口中爆出。
這一聲暴吼就像是一個訊號,陣前的譚雄當即將蘸金宣花斧揚起,衝著前方的太子軍軍陣狠狠一點。“殺——”也是一聲暴喝。
不過兩位統軍司馬錶現的雖然暴烈,但他們的手下卻是冷靜如冰,一千刀牌手掩護,五百步弓手彎弓搭箭,五百弩兵跟進。
絲毫不亂,也丁點不慌,沉穩厚重的氣質並不因為人少而削減半分,反而會因為此戰敵我雙軍人數對比的懸殊而顯得更加難能可貴,更加厚重如山。
宋軍的進攻不是由章甫陽發號司令的,而是由陣前的周大偉、譚雄二人自行決定的。因為章甫陽很有自知之明,自己並不擅長指揮。所以在廝殺時就大方的放權給手下軍司馬,讓他們擁有不小的自由決斷權力。
就像邊良群的自信滿滿一樣,章甫陽對於此一戰也是充滿了信心,因為己軍那強大的軍備!
“殺——”對面陣中同樣傳出了一聲暴喝,邊良群把手向前一點,麾下兩名校尉謝旌旗、劉珝左右引兵,似一大鉗子一樣夾向宋軍。
與僅僅兩千軍出戰的宋軍相比,兵多將廣的太子軍進軍,聲勢無疑要威猛上許多,號角齊響,戰鼓齊鳴,一步一喝,聲震長天。
嘎吱嘎吱的弓弦緊繃聲中,一張張硬弓被挽成了滿月狀,每一名弓箭手都神情漠然,兩眼微眯,銳利的目光不帶任何感情地凝視著前方的敵人。
“放箭——”
“咻——”
“咻——”
兩軍越靠越近,當有百步距離之時,兩軍陣中同時響起了各自領軍將領的號叫聲。一聲令下,雙方數千步弓手同時鬆開右手,弓弦響處,刺耳的銳嘯聲劃破長空。一支支鋒銳的鵰翎箭帶著冰寒的殺機,瞬時飛臨兩軍陣營上空,然後像雨點般惡狠狠地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