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五千騎軍,對陣十幾二十萬義軍,拿不下來,可真的沒能耐。也兼小膽!
陳孟仁承認自己能耐不夠。不是祝彪,自己根本走不到今日地步,但他膽子絕不小!
大梁王、風裡眼、定陽王這邊,二十萬大軍去了四五萬了,卻還懵懵不知。還以為黃文安、梁廣豐依舊在呢。大軍繼續向著襄城趕去。
只是想讓十幾萬沒經歷過經久作訓的人,列隊、整齊、統一的向某地進軍,那是不可能的,是天方夜譚。
上面命令一下達來,十幾萬大軍就分成了四五股人數不等的綹子。每股綹子間又分成了多寡不一,或五六道,或七八隊,或十幾隊人馬。
百十騎飛馳而來!他們的身後,一片黑幕席捲而至。
馬,噴著鼻息,人,喘著粗氣,幾千道歡喜不已的目光全部投向了不遠處的一座鎮集。
一騎奔至道旁水渠邊,勒住韁繩,戰馬不住的划著蹄子。
馬背上的人,三十開外,頭戴一頂鐵盔,身穿一件山文字甲,手提長矛,面部削瘦,鼻樑極高,雙眼往裡深陷,一雙野狼般的眼中閃射出的盡是惡毒的光芒。
又一騎奔至他身旁,馬上之人年約五旬,卻是作文士打扮。大冬天裡也披著一件葛衫,戴逍遙巾。望著不遠處的鎮集,滿臉笑意。
那手提長矛之人扭頭見文士一臉喜色,大笑道:“先生不必惱怒,這鄉下野地方,都是些村婦,入不得眼。待攻破了南樂郡城,自有那細皮嫩肉的小娘們供先生享用!”
文士聽罷,不以為濁,反是一樣的淫笑,“將軍休說小可,年前破休武縣時,那正拜堂的新娘子不也被將軍搞得半死不活麼?”
兩人相視狂笑,直聽得數千賊眾慾火沖天,直吞唾沫,巴巴望著早日趕到襄城,掃平了漢軍後就攻破南樂郡,好好樂子一番。這麼一想,就心中更急,盼望著兩位大頭領趕緊下令,直撲襄城!直撲南樂!
白花花的銀子,白嫩嫩的胸脯,似乎都在朝著他們招手。
第八百八十四章流寇
“亂匪爾,何呼義軍?”
還停留在燕國境內的祝彪大部隊,接到陳孟仁送回的軍報和附屬情報。祝彪勃然大怒,這些個打著‘義軍’名號的隊伍純粹就是流寇麼。大梁王、定陽王、風裡眼等綽號更讓他想起了前世明末時期的闖王、八大王等。
這是一群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廢柴,一群連建制化都沒有,只知道搶掠燒殺,擾民禍民的垃圾——
就是到後期建制的李自成、張獻忠也比他們現在強,純粹的流寇。而且小二十萬人近乎全部男丁健婦,沒有老營幼兒拖累,這群人的流動性和禍害烈度,比明末流寇也更勝出一等。
“大帥。齊國境內主要三大股義軍,最得人心的是自號風雷將軍的馮磊,其部風雷軍只有五六萬人,但人心齊凝聚力強,幾次挫敗齊軍和地方軍優勢兵力的進攻,割據了齊國東部鄆州的四郡之地。
再有就是東南沂蒙山義軍,總兵力不下大梁王、定陽王這一股。可也是良莠不齊,魚目混珠。有替天行道的好漢,有無惡不作的惡徒。並長久盤踞五百里沂蒙山中,齊軍、地方軍都進剿不易。
最後一股就是大梁王、定陽王、風裡眼一支。三人是結拜兄弟,都是一丘之貉,從齊國西南翻騰到齊國最北,鼎盛時曾一度進攻淄博城,敗後轉北,這現在又轉向西,殺入了慈州。州兵不能抵擋,就一直讓他們殺到了南樂邊郡之地。”
慈州的刺史是半割據態勢的人物,也就是田勝死後,繼承齊國王位的田勝長子田丹,王權旁落,王室受制於幾個禁軍大將,在外的地方實力派自然不穩當。
待齊國三次內亂爆發,有兵有錢有糧有地盤的刺史、太守們幾乎沒有了制約。雖然有一部分繼續效忠淄博,跟田勝主力改建後的禁軍連為一派,也有一部分跟其他王室王孫公子聯合或投效,可齊國十六州,還是有那麼幾個州刺史不安分或州內太守蹦跳的。
慈州刺史跟南樂太守一樣,大亂之後也是已換過了三茬。州內實力大減,還有太守不安分,所以這刺史雖有心‘自強’卻無力為之,只能做一個聽宣不停調的了。
慈州十二郡,刺史完全掌控五郡。牽制掌控兩郡,手下兵力過五萬人。自然不是大梁王等二十萬軍的對手,且他也不可能拿著手下的兵力跟大梁王一夥死打硬拼。等軍隊拼完了,刺史的位置還能不能坐上可就不一定呢。
“如果不是化雪,我會立刻帶兵東進——”
齊王的王位祝彪還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