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懷疑,現在就是漢堡隊對陣多特蒙特的德國杯半決賽第二場比賽,上半場比賽快要結束的時候,漢堡隊打入本場比賽第一粒入球——而功臣是——替補受傷地郝海東出場的伊萬諾斯卡斯。
教練席上的希斯菲爾德目瞪口呆,剛才那個進球,是凌楓甩開薩默爾殺到禁區的邊路,一腳漂亮的下底傳中——不是給前點被三個人圍住地巴隆——而是給了後點沒有任何人看守的伊萬諾斯卡斯……
將巴隆圍了個水洩不通連動個手指頭都難的多特蒙德隊球員納悶了。一直以來凌楓都是將點給了巴隆這個大個子,怎麼剛才那球——他們根本沒看到一直碌碌無為的伊萬諾斯卡斯在哪。
希斯菲爾德仔細地觀察了大螢幕上的慢鏡頭,剛才那球凌楓在禁區右側啟動向底線突破的時候,在中圈附近的伊萬諾斯卡斯也開始了向前加速,而當凌楓起球的時候——他壓根就沒望禁區裡面看——就是直接一腳給了外圍後點的伊萬諾斯卡斯。而這個時候立陶宛人附近一個防守隊員都沒有……
“上當了……”希斯菲爾德這隻老狐狸立刻明白自己掉進了小狐狸的圈套當中——這明顯是蓄謀已久地戰術,進攻的核心放在巴隆身上只是個誘餌,其實真正的殺招是那個立陶宛人!
上半場比賽。在形勢上多特蒙德隊佔據了絕對真理的優勢,控球時間竟然達到了百分之六十九,而漢堡隊只能過過快攻和定位球,利用凌楓的速度和巴隆地身高給多特蒙德帶來打擊。
只是,巴隆的身高雖然高,可他的移動速度卻很慢,加上身體一點都不靈活,被海因裡希和塞薩爾兩人一夾立刻就繳械了。
並不是說希斯菲爾德就沒有安排人員去盯防伊萬諾斯卡斯,而是在上半場前四十多分鐘的時候,那個立陶宛人基本上都沒有幾腳觸球,加上多特蒙德隊在總比分上處於劣勢一定要進球,所以全線壓上。漸漸的就忘了這個綽號叫“恐怖的伊萬”的傢伙。
他們忘了,在聯盟杯四分之一決賽當中,正是這個被人遺忘的傢伙在最後時刻一記搶斷,給了凌楓以反超的機會。
而現在,正是這個立陶宛人,他再次給予了多特蒙德隊一個致命的打擊——要想出線,必須在下半場比賽打入兩粒入球!
希斯菲爾德在中場休息的時候做了戰術調整,他換下了中後衛科勒,換上了中場蘇格蘭人蘭博特,由4…4…2的陣型變成了3…5…2。企圖加強中場的控制以達到控制比賽節奏的作用。
但是下半場的漢堡隊好像突然變了個樣子,不再是上半場那樣畏畏縮縮的躲在自己半場不敢進攻,凌楓換下了在前面碌碌無為的巴隆,換上了25歲的德國本土前鋒馬森,和伊萬諾斯卡斯一起加強了地面的進攻以及對多特蒙德在中場的狙擊。
下半場十七分鐘時,凌楓利用一個角不堪的機會發動快速反擊——他的長傳如同一枚精準的GPS導彈一樣落在了塞薩爾的身後,而替補上場的馬森則差一點將克勞斯把守的大門扣開——門柱幫了多特蒙德隊的大忙。
而在防守上,由於凌楓的參與和維埃拉的出色發揮,不住的在後場進行破壞和搗亂,多特蒙德隊很難組織起有效的進攻,而是隻能一次又一次的無功而返。
全場比賽還剩下十五分鐘結束的時候,比分依然是1:0,多特蒙德隊想打入兩球贏得勝利基本上已經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希斯菲爾德連換兩名前鋒,並且讓薩默爾放棄對凌楓的防守,而加強在到遠射的陣營中去——這樣多特蒙德隊的進攻雖然有加強,但是防守的漏洞也大的一塌糊塗——若不是凌楓只顧在後面防守,無暇上前進攻,就憑多特蒙德隊在後場的兩個人,誰能擋的住凌楓!
就在下半場比賽快要結束的時候,薩默爾的遠射打在了維埃拉的屁股上彈了出來,科瓦切維奇不管三七二十對著皮球就是一個大腳開往多特蒙德隊的半場。
這本來只是一個沒有任何攻擊意圖的解圍,但是海因裡希卻在搶點時被伊萬諾斯卡斯“輕輕”的碰了一下,倒在了地上,而海因裡希的身後,就只剩下了一個克勞斯!
可能是由於漢堡隊主場的原因,這個不是很明顯的犯規裁判並沒有吹,而伊萬諾斯卡斯則在愣神一下之後快速的拿球衝了上去——單刀啊!
皮球從克勞斯的腋下滾進了大門,伊萬諾斯卡斯成為了漢堡隊本場比賽的英雄,他的這粒進球也徹底擊垮了多特蒙德隊。
總比分4:2,漢堡隊殺進了德國杯的決賽,而等待他們的,則是卯足了勁等待復仇的拜仁慕尼黑隊——由於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