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太落伍了,就會要求父母買新的;
你從來不知道家裡的錢是怎麼來的,更不曾瞭解過父母的工作到底是什麼;
你認為自己的爸爸是大老闆,他的錢反正多得很,你認為自己怎麼用也不會用完的,所以你從來就“不求最好,但求最貴”;
你在買衣服的時候,總是要買那些最紅的明星代言的衣服,這樣才不至於落伍;
如果衣服是名牌的,鞋子就不能是沒有牌子的,就算是國內名牌也不行;
現在大街上到處都是耳朵上戴著MP3耳機的人,所以,雖然你用不上它,也一定要父母給買一個,不然你會怕別的同學笑話;
別的同學過生日,低於100塊錢的禮物你從來不送,因為那太掉價了;如果是你自己過生日,則一定要請要好的同學到高階飯店大吃一頓,不然自己太沒面子了。
二、懶惰
1.概念與內涵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我們的時代,物質福利不斷湧進童年、少年、青年的生活,以致出現這樣一種危險:兒童和開拓進取少年可能可能失去了這些物質福利是由勞動創造出來的觀念,甚至不知道它們是從哪兒來的。現在的一個非常複雜的教育學和社會學的問題就是要在兒童、少年、青年身上培養對待物質福利的態度。”這個問題也是我們當代的中小學生要面臨的一個題。集中體現就在一個懶惰的問題上。
一個人的懶惰,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①完全不做或懶於做家務
我們終究是要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的,現在多做一些家務勞動,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將來獨立生活的能力就強,否則只會抓瞎。雖然將來很多的家務勞動都社會化了,卻仍有很多事情必須親自料理,因此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很多人長到十幾歲了,連鍋碗瓢盆都還沒有碰過,基本的生活知識也沒有,基本的勞動常識也不懂,一旦需要獨立生活,就會處處碰壁。
②自己能做的事不做
有些懶惰的孩子明明是自己能做的事,卻找各種各樣理由不去做。他們